【题文】(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

【题文】(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
——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
材料二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利克里
材料三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子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
直到20世纪,普选制才陆续建立。北欧各国大体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建立起了普选制。英国是192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才实现了普选制;法国是1944年,意大利是1945年,美国则是1970年尼克松总统签署了保证黑人选举权的法案,才算是基本实现了普选制。通览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的形成过程,几乎都经过了由严格限制选举权,到逐步放宽选举权,再到形式上确立普选权等三个发展阶段。它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同时还是世界民主化潮流的必然趋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的政体是否真的“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并指出其实质。(5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对选举资格的规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
【答案】(1)原因:国家建设需要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了要求;“武力功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4分)
原因:察举人才来自民间,被察举的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理论上人人都有被举的机会。(2分)
(2)说明:不是。因为只有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而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少数,广大妇女、奴隶、外邦人等被排除在外。(3分,只判断无理由不得分)实质:是奴隶制民主(少数人的民主)。(2分)
(3)变化:财产、种族、性别等歧视政策逐渐被取消;逐步实现普选。(2分)
原因:政治上,争取选举权的斗争推动欧美国家代议制的日益完善。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6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再根据材料信息,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说明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
(2)结合所学知识,雅典民主的局限性之一是民主范围实际有限,雅典民主仅限于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因此不是真的“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3)解答此问需要很强的概括能力。早期,欧美国家对选举资格有严格的限制,如财产、种族、性别等,到后来,逐渐实现了普选。实现普选权是欧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联系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斗争和民主思想的进步等知识回答“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英美等国的民主制逐渐地发展,实现了普选。欧美国家民主制发展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选官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局限性;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发展演变·表现及原因
举一反三
【题文】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
A.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缩小了B.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仅限于三省长官
C.宰相成员增多导致皇权旁落D.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故刘邦采取的新举措
A.废除了郡县制 B.分封同姓诸侯王
C.实行察举制D.设置了刺史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一至图四,回答问题: (13分)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分)
(2)与图一相比,汉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采取了那些措施?(2分)
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
(3)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有何意义?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历代措施中,哪项不能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
A.汉武帝颁行“推恩令”B.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C.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D.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关于该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
B.为下层人民做官入仕提供机会
C.使人们醉心于功名利禄,无心科技研究
D.扩大了统治基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