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

【题文】(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3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4分)
答案
【答案】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以看出汉初实行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由“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可以看出汉朝实行了郡县制。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可以分析概括出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是分封诸侯,从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可以概括出其具体内容并进行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威胁中央集权的角度进行归纳。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由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可以概括出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由“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可以概括出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汉承秦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推恩令。
举一反三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请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令,余以少年,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3分)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朱子语类》记载:“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B.门下省负责审议
C.三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D.尚书省负责执行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扶军安民”而名,“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
A.地方的封疆大吏B.中央朝廷的重臣
C.皇帝的内侍人员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下列对丞相的职权表达错误的有(   )
A.秦朝的丞相有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的权力
B.汉朝的丞相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且权力集中
C.唐朝的丞相权力比较分散,办事效率高
D.明太祖废丞相,导致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