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6分)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

【题文】(16分)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6分)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专家称,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大运河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筑邗城(今扬州),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
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整修邗沟。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
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
1282年元世祖下令动工挖济州河,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
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至临清开会通河,长250里,接通卫河。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再溯白河至通县。
1291年一1293年,元朝从今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南方各省赋税经水路汇至扬州,而后直达京城,明清两朝莫不如此。
——据网络资料整理
(1)据材料,综合大运河修建历史,将其分为若干时期。(要求:写出每个时期的时代、修建的主要河段及该河段连接的水系)(6分)
(2)据材料分析,推动历代统治者注重运河修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工程建设方面看,大运河的修建有什么特点,并结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3)据材料说明,京杭大运河的申遗为什么“由扬州牵头”?(4分)
答案
【答案】
(1)①春秋时期,修江南水道、开凿邗沟,沟通江淮;②隋代运河系统,由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构成,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③元代,开会通河、通惠河,黄河以北经今山东直达今北京。(6分,要求文字简练、概括准确)
(2)主要原因:军事、漕运(2分,“军事”答“国家统一”亦可)。
特点:充分利用原有河道拓展、延伸;(2分)
举例(略,2分,要求文字简略)
(3)扬州是京杭大运河最初雏形的起点,是运河沿岸最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水上交通枢纽(或“以扬州为中心的南北两段大运河,至今仍然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4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期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从材料中可知重点介绍了三个时期“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时期、隋朝、元朝”,注意题干要求:写出每个时期的时代、修建的主要河段及该河段连接的水系,围绕这一要求,回到材料中去归纳相关信息即可。从“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筑邗城(今扬州),开凿邗沟”可得出春秋时期,修江南水道、开凿邗沟,沟通江淮;从“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整修邗沟”“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608年又开永济渠”“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的信息可得出隋代运河系统,由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构成,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从“1282年元世祖下令动工挖济州河”“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至临清开会通河”“1291年一1293年,元朝从今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的信息可得出元代,开会通河、通惠河,黄河以北经今山东直达今北京。
(2)第一小问主要原因从材料中“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隋为兴兵伐陈,整修邗沟”的信息可归纳出军事;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再溯白河至通县”“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等信息可概括漕运;第二小问特点“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的信息可以看出充分利用原有河道拓展、延伸;可从隋代开通济渠的工程西段或工程东段来举例说明,注意文字简略。
(3)原因应该从扬州在京杭大运河中的地位来分析,扣住材料信息来分析归纳,从“春秋时期筑邗城(今扬州),开凿邗沟”可以看出扬州是京杭大运河最初雏形的起点;从“南方各省赋税经水路汇至扬州,而后直达京城,明清两朝莫不如此”可以看出扬州是运河沿岸最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水上交通枢纽。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京杭大运河
举一反三
【题文】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元朝设置行省制    ③明朝设置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
A.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B.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C.三省六部制瓦解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西汉
C.南北朝D.唐朝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