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依据下列三幅图片,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依据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提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依据下列三幅图片,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依据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提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依据下列三幅图片,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依据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三幅图片中共同主题的历史变迁信息并进行分析说明。

要求:主题必须吻合材料,说明应紧扣主题,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图一,五服制:以距离「王畿」中心的远近为次第,分为甸、侯、宾、要、荒五个尊卑贵贱的不同区域。依照侯、甸、、宾、要、荒五服的顺序,贡期分别为一年一次、两年一次、三年一次、四年一次和五年一次;贡物分别为祀物、嬉物、器物、服物和财物。
图二,《山海舆地图》又名《坤舆万国全图》:1584年由利玛窦制作并印行,介绍天下有五大洲:亚细亚、欧罗巴、利未亚(非洲)、亚墨利加(美洲)、墨瓦腊泥加(未知的南方大陆)。这是中国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
图三,“大清一统舆图”:胡林翼任湖北巡抚期间请邹世诒、晏启镇根据清康熙、乾隆内府舆图精心编绘,图未成而胡身故。严树森继任后,又请李廷箫、汪士铎详加核校,采用计里画方与经纬线并存之法编绘,于同治二年(1863)成图,并改为书本形式刻印。
答案
【答案】主题:19世纪60年代前中国人的天下观念(或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3分)
先秦时期:中国被想象为世界的中心、文明的中心。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工具的落后,对外部世界了解有限。(3分)明代后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新航路开辟后先进的世界地理观念,中国传统夷夏观受到冲击,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3分)晚晴时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逐渐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中国不是世界文明的中心。(3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包含几个信息:第一:三幅图片的共同主题;第二:将每张图片反映的信息进行分析,即原因。通过观察可以看出三副图都反映了不同的时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进而概括出主题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其次分别提取每一幅图片反映的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即可,如由图一“五服制”“王畿”可知,图一是先秦时期,中国被想象为世界的中心、文明的中心。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工具的落后,对外部世界了解有限。由图二“1584年”“利玛窦”可知,图二是明代后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新航路开辟后先进的世界地理观念,中国传统夷夏观受到冲击,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由图三“1863年”可知,图三是晚晴时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逐渐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中国不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西学东渐;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两次鸦片战争
举一反三
【题文】下表为清朝军机处一天办事程序。据此不能得出
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
见面
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圣谕旨交皇帝御览
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交法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A.军机大臣奉旨笔录与传达          
B.办事程序较为严密
C.军机大臣负责日常政务            
D.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军机处“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的职权,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以上材料说明军机处
A.已经成为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
B.最初的军政机构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
C.相当于英国的内阁,是政府中枢机构
D.取代内阁,成为政令制定、发布机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4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误读”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族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威胁我们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6分)
材料二   “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19世纪后半期中国持有与材料二中孙中山相似看法的派别。(2分)概括说明他们误读西方文化的原因。(6分)孙中山是如何弥补西方政治制度不足之处的?(4分)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洲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摘自***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如何以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以防止外交“误读”的?(4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国际交流中的“误读”?(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B.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C.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美国“边疆学派”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J.特纳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它本来就是传统的或近代的、多形态的、观念的、文化的、利益的、移动的、无形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如下图)。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清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

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图
请回答: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疆界观与近代化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要求:史论结合、叙述成文、逻辑清楚)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