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

【题文】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故A项中“专管军务”、D项中“专理邢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中“设有官衙”的表述由题目中无法看出。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光绪……谕军机大臣……凡有旨……皆书于册……议大政……得旨则与”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但无决策权,得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故B项的表述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举一反三
【题文】下表是“古代中国主要朝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简表”。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朝代
制度

郡县

郡(国)县

道州县

路州县

省路府州县

省府县

省道府县
 
A.县级行政机构基本上稳定不变
B.最高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较大
C.可分为郡县、道路、行省阶段
D.行政机构演变使中央权力削弱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军机处设置,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关于内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B.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的文渊阁当值
C.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内阁制
D.内阁不能正式统率六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材料题(15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