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题文】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   ②强化了君主专制   ③强化了内阁的权力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
【答案】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可以判断①②正确;③内阁从材料无从体现,军机处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不是扩大了统治基础。只是扩大了君主的权利,是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所以A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举一反三
【题文】清代前期官制大致沿袭明代,但内阁的职权远不及明代。对其原因表述准确的是
①明中后期内阁日益位高权重,影响皇权
②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可以定夺军国机要
③雍正设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相关文书
④乾隆剥夺内阁直接向六部发布命令的权力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
A.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境降清
C.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
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各项对右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明代
57.21
29. 84
0.24
12. 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
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A.政权发生更替B.社会形态转变
C.文化途径迥异D.国力对比变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