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观察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1

【题文】观察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1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观察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什么地方行政管理制度(3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制度的弊端?(4分)
材料三
 
(2)分析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提取有关汉唐间地方机构分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四
 
(3)提取材料三两幅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建筑的风格和体现的实质有何不同?(5分)
答案
【答案】
(1)制度:图一西周分封制,图二秦朝郡县制,图三西汉郡国并行制(6分)
弊端:分封制和郡国并行制下,权力世袭(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威胁中央集权);郡县制下,官员迁转太快,不利于地方发展。(4分)
(2)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原因:汉经济重心在北方;唐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北经济趋于平衡)(8分)
(3)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8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首先分析历史地图,找出关键性的地方,联系所学进行分析判断。从图一的封国及文字说明可知应是周代的分封制;图二的郡县广布,应是秦代;图三郡县与封国并存,应是汉代。回答弊端,只要正确理解材料“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唐行政区划不同及原因的掌握。从图中的行政区划可知,汉代的时候,北方的州密布,而南方十分稀少,可谓是“地广人稀”。而唐代的时候,南北方分布比较均匀。分析原因要结合这两个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及经济中心的变化归纳总结。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制度对建筑风格的影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联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对比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皇权至上,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往往是高达宏伟,气宇轩昂,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西方的民主政治,“与民共治”,是一副亲民的态度,建筑风格则以平朴见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沿革及原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态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态度
举一反三
【题文】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  )
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C.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D.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史载:嘉庆十年,御史何元琅上《请酌改军机处名目》折,称“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 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此事反映了军机处
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政务机构
C.其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B.①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B.防止吏治腐败
C.杜绝地方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据史料记载,从汉到明清,宰相大臣的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由盛到衰的趋势B.中国礼仪不断等级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D.君臣关系不断恶化的趋势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