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汉代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汉代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代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明代北京城平面示意图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答案】信息一 整齐划一。(2分)
说明:长安城和北京城都体现了这一特点。(4分)
信息二 中轴线纵贯全城。(2分)
说明:中轴线体现了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也为都城的整齐划一提供了条件。(4分)
信息三 宫殿为主体结构。(2分)
说明:皇宫占据全城的要害部位,不是居中,就是占据高地,而且有宫城相护卫,使皇宫成为全城的主体。宫城不仅与居民区分离,而且宫城的布局也以正殿为主体南北伸延或向
四面展开,井井有序。(4分)
信息四 宫殿建筑高台化。(2分)
说明:中国都城的宫殿无不修建在高台之上,除防潮外,主要是为占据制高点,维护皇宫的安全和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高于一切。(4分)
信息五 都城的商业功能不断增强。(2分)
说明:汉代的都城,有东市和西市;明代的则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城自身也在发展。其政治性、军事性不断减弱,商业性不断增强。(4分)(以上五个信息及其说明中,学生只要完整回答出两个,即可得满分12分。如果学生的答案超出本答案,且符合题意,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从图片上两个都城的直观布局,我们可以最直接的得出一个结论,即是都城布局整齐划一。其次再看皇帝的居住地的位置它能透露给我们的信息,皇帝宫殿在整个都城的中心位置,这是中国人传统观念最直接的一种体现。都城也是城市的一种,它也应该符合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由明代都城出现了交易场所,所以可以得出的信息是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等信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举一反三
【题文】如果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上军机处的设置过程,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
①《雍正朝实录》                    ②《清史稿·圣祖(康熙)本纪》
③《清史稿·职官志》                ④《东京梦华录》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简述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列举明朝和清初的民族英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戚继光抗倭与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有什么不同。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制度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加强控制的措施有
①推行郡县制      ②汉设置十三州   
③宋设参知政事    ④清设密折制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