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是一辆连有纸带的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的一部分.打点频率为50Hz,图中A、B、C、D、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的计数点(

(1)如图1是一辆连有纸带的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的一部分.打点频率为50Hz,图中A、B、C、D、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的计数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如图1是一辆连有纸带的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的一部分.打点频率为50Hz,图中A、B、C、D、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AB、DE之间的距离分别是2.40cm和0.84cm.
①那么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______.

魔方格

②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60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以上各空均保留两位小数)
(2)用频闪照相的方式研究平抛运动,如图2是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坐标纸上留下的三个像点,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4cm,已知闪光频率是30Hz,那么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小球的初速度是v0=______m/s,(以上各空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
a=
xAB-xDE
3t2
=0.52m/s2
由于从A到F相邻的计数点位移逐渐减小,所以纸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偏离6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
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
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
(2)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1
30
s.在竖直方向上△y=gT2
所以g=
△y
t2
=9.72m/s2
v0=
x
T
=0.486m/s
故答案为:(1)①0.52,反  ②偏小;
(2)9.72m/s2,0.486m/s.
举一反三
如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

魔方格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__cm,
(3)打第2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__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下一条理想的纸带.已知第二个计时点到第三个计时点的距离S3=4cm,第四个计时点到第五个计时点的距离S5=8cm,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则(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打点周期为0.02s
B.S3-S2=4cm
C.加速度a=5 m/s2
D.打计时点4时物体的速度V4=3m/s2
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放小车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接通电源和释放小车必须同时完成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落地摔坏
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L=0.5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05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s,写出滑块加速度的字母表达式______,计算滑块加速度大小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