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同学利用DIS实验来测小车的加速度:他做了一个U型遮光板,遮光片宽度为5mm,两遮光片间的透光部分距离为10cm,如图所示.将此遮光板装在小车上,实验时测得

有位同学利用DIS实验来测小车的加速度:他做了一个U型遮光板,遮光片宽度为5mm,两遮光片间的透光部分距离为10cm,如图所示.将此遮光板装在小车上,实验时测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位同学利用DIS实验来测小车的加速度:他做了一个U型遮光板,遮光片宽度为5mm,两遮光片间的透光部分距离为10cm,如图所示.将此遮光板装在小车上,实验时测得两次遮光时间分别为t1=0.100s,t2=0.050s,则第一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平均大小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______m/s2魔方格
答案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v1=
d
t1
=
5×10-3
0.1
=0.05m/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v2=
d
t2
=
5×10-3
0.05
=0.1m/s

加速度a=
v22-v12
2s
=
0.12-0.052
2×0.1
=3.75×10-2m/s2
故答案为:0.05;3.75×10-2
举一反三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表格所示.
题型:虹口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增城市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位置编号01234
时间t/s00.10.20.30.4
速度v/m•s-10.380.630.881.121.38
(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阶段常用的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______(“交流电”或“直流电”),每隔______s打下一个点.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1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3)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______;
b.______;
c.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小步骤,正确的是______.A.先通电源,再放纸带;B.先放纸带,再通电源.
d.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______.
(1)某试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装置如图.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小车后面固定一打点计时器,通过拴在小车上的纸带,可测量小车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
①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根据下图所打纸带的打点记录,小车此次运动经B点时的速度vB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vB、a的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魔方格

②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除了前面提及的器材及已测出的物理量外,实验中还要使用______(填仪器名称)来测量出______.(填物理量名称).
③由于小车所受阻力f的大小难以测量,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需尽可能降低小车所受阻力f的影响,以下采取的措旅中必要的是(双选):______.
A.适当垫高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使未挂钩码的小车被轻推后恰能拖着纸带匀速下滑
B.应使钩码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加上传感器)的总质量M
C.定滑轮的轮轴要尽量光滑
D.适当增大钩码的总质量m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将-铜片和一锌片分别插入一只苹果内,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水果电池”,其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有几百欧.现要求你用量程合适的电压表(内阻较大)、电流表(内阻较小)来测定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①本实验的电路应该选择下面的图甲或图乙中的:______

魔方格

②若给出的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A(0~20Ω)、B(0~3kΩ).本实验中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通电前应该把变阻器的阻值调至______.
③实验中测出六组(U,I)的值,在U-I坐标系中描出图丙所示的六个点,分析图中的点迹可得出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为E=______V,内电阻为r=______Ω.(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④根据你在①中所选择的电路来测量得出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电动势E______,内电阻r______.(均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由此造成的实验误差属于______误差.(选填“系统”或“偶然”)魔方格
(1)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1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1s,小球相邻位置的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OA=6.51cm,AB=5.59cm,BC=4.70cm,CD=3.80cm,DE=2.89cm,EF=2.00cm.小球在位置A时的速度大小vA=______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和h按图2所示方式连接好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

魔方格

①若不管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电珠亮度能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总不能为零,则可能是______导线断路.
②某同学测出电源和小电珠的U-I图线如图3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将小电珠和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源上,要使电路中电流为1.0A,则R=______Ω.
③某同学在实验中还测出a、b、c三种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4中的(a)、(b)、)(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可以作为标准电阻使用
B.b能作为标准电阻使用
C.b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D.c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测量滑块与长 1m 左右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及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图中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的长度与木板相比可忽略),弹簧右端与滑块接触,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现使弹簧解除锁定,滑块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水平向右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0×10-2 s和5.0×10-2 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魔方格

(1)读出滑块的宽度d=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______m/s,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______m/s.
(3)若用米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各量均用字母表示)
(4)若用米尺测量出滑块的初始位置到光电门2的距离为s,为测量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则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说明其含义,并指明代表物理量的字母),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______(各量均用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