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货场而将质量为m1=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中轨道顶端

如图所示,某货场而将质量为m1=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中轨道顶端

题型:山东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某货场而将质量为m1=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中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半径R=1.8m.地面上紧靠轨道次排放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2m,质量均为m2=100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求:
(1)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3)若μ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魔方格
答案
(1)设货物滑到圆轨道末端是的速度为V0,对货物的下滑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
1
2
m1V02       ①
设货物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N-m1g=m1
V20
R
     ②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FN=3000N   ③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00N,方向竖直向下.
(2)若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1g≤μ2(m1+2m2 )g           ④
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1g>μ2(m1+m2 )g           ⑤
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得0.4<μ1≤0.6       ⑥.
(3)当μ1=0.5时,由⑥式可知,货物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不动.
设货物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1g≤m1a1
设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是的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得V12-V02=-2a1L       ⑧
联立①⑦⑧式代入数据得  V1=4m/s     ⑨
设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  V1=V0-a1t       ⑩
联立①⑦⑨⑩式代入数据得  t=0.4s.
答:(1)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是3000N;
(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μ1应满足的条件是0.4<μ1≤0.6;
(3)若μ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是0.4s.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足够长),以v0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质量为m的小木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A点,小木块经过t1后与传送带速度大小相等.求:
(1)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大?
(2)小木块在传送带上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T是多少?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东城区难度:| 查看答案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在以80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映时间(在反映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映时间约等于(  )
A.0.5sB.0.7sC.1.5sD.2s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F=6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加速度a的大小;
(2)物体开始运动后t=3s内通过的距离x.魔方格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在薄板上放一重物,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突然将手撤去,则重物将被弹簧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重物与薄板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
题型:淄博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B.一直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
C.一直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运动
D.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