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①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12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①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②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m/s²(两位有效数字);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

③图丁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现选取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方法计算N点的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多选)
A.B.
C.D.

答案
①甲;理由是:阻力小,误差小,易操作,器材较少。
②4.8 m/s2,乙,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
③B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应选择甲方案。因为甲方案比乙方案的阻力小,因此误差小。而且操作简单,使用器材较少。
②纸带上共有五段,加速度。乙方案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因此是用乙方案做获取的纸带。
③选项B、C均是按照平均速度计算速度的,即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选项A、D均是按照自由落体运动来计算速度的,即已经把该运动认为自由落体运动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机械能本来是守恒的,没有必要去验证。所以,选项B、C正确,A、D错误。
举一反三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g=9.8m/s2):每空2分,共18分
(1)通过验证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____________;为此,所选择纸带的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所用电压频率为50Hz,则打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速度=_______________,重锤动能=_______________。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_______,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为纵轴,画出的图像应是图5中的__________,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I(1)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N/m

(2)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B、C、D是打下的相邻的四个点,它们到运动起始点O(初速度可认为是零)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重物的质量为1. 00 kg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J,动能的增加量为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Ⅱ在“测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提供了下列器材:螺旋测微器、待测金属丝(总电阻约30、电压表V(量程0~3V,内电阻约3K、电流表A(量程0~120mA.内电阻约5、滑动变阻器R(0~10)、电源E(电动势3V,内阻约1)、开关、导线若干。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则其度数D            mm

(2)如图,将待测的金属丝拉直后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刻度尺的中间有一个可沿金属丝滑动的触头P.当用手按下触头P时.触头P才会与金属丝接触.接人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L可通过触头的位置在刻度尺上读出,对该实验设计有触头P的好处是       
(3)触头P选一个位置,读出金属丝长度L.利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该段金属丝的I-U图线如图,其中(U0,I0)是图线上的一点坐标。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金属丝电阻率的式子是                                 
(4)在右方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利用力传感器研究 “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①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做实验之前必须平衡摩擦力
B.小车的质量必须比所挂钩码的质量大得多
C.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D.实验开始的时候,小车最好距离打点计时器远一点
②从实验中挑选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s1 =_____cm;该小车的加速度a =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实验中纸带的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若取小车质量M=0.4 kg,改变砂桶和砂的质量 m 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值不合适的是     
A.m1=5 g   B.m2=1kg
C.m3=10 gD.m4=400 g
(2)为了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操作时必须首先               ,该操作是否成功,判断的依据是                               .
(3)假设将小车内的细砂逐渐转移到砂桶内,令F=mg为横轴,则a-F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
B.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    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