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

(4分)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4分)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
B.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答案
交流;0.02;CBD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它所使用的电源一定是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即打点周期等于工作电源频率的倒数,因此每隔0.02s打一个点,使用打点计时器时,首先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其次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再次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最后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所以步骤顺序为CBDA。
举一反三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弹簧与木块接触但并没有拴连。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1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足够长的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并记录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为W。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根……并列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木块均从A点释放,木块分别运动到B2、B3……停下,测得OB2、OB3……的距离分别为L2、L3……作出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线分析,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在O点的速度v0之间的关系为         
(2)W—L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                    
(3)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OA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某探究小组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控制装置让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测量两小车运动的位移,从而讨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某次实验中,测得两小车总质量均为300g,现保持两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进行几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表中的m1、m2分别表示两盘与砝码的总质量,x1、x2分别表示两小车运动的位移.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                   ;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
(2)由运动学知识可知,两小车加速度之比a1/a2与位移之比x1/x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选填“相等”、“不相等”、“没有关系”)
次数
小车1
小车2
比    值
结论
m1/g
x1/cm
m2/g
x2/cm
m1g/m2 g
x1/x2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1
9.00
28.80
14.00
45.00
0.64
0.64
2
9.00
23.20
19.00
50.50
0.47
0.46
3
14.00
29.90
24.00
52.20
0.58
0.57
4
14.00
23.40
29.00
51.20
0.48
0.46
(3)用m1g和m2 g分别代表两小车所受拉力.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当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某地重力加速度,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 BC="9.17cm."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是50Hz,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2)由纸带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为________m/s2, 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值为9.80m/s2,该实验值对比公认值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有20个等分度,总长度为19 mm。现用它测量某工件宽度,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c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在一根弹簧作用下弹出,沿足够长的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测得OB1的距离为L1,并记录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为W1。用完全相同的弹簧2根、3根……并列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作出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i)W—L图线为什么不通过原点?                                    
(ii)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OA =          c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