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新式游标卡尺的刻度线看起来很“稀疏”,使读数显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通常游标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新式游标卡尺的刻度线看起来很“稀疏”,使读数显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通常游标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 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 mm等分成50份.下图就是一个“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
①它的精确度是___________mm. ②用它测量某物体的厚度,读数是______________cm. (2)(2分)下列几种情况各属于哪一类误差:①天平零点不准:②电表的接入误差; ③检流计零点漂移;④电压起伏引起电表读数不准。A.①③属于系统误差 | B.②④属于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 | C.①②属于系统误差 | D.②③属于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 |
|
答案
(1)①(2分)0.05;②(2分)3.125;(2)(2分)C |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游标上20格对应的长度为39 mm,即每格长为1.95 mm,游标上每格比主尺上每两格小Δx=0.05 mm,故准确度为0.05 mm. ②这种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为:主尺读数+游标对准刻度×Δx=3.7 cm+5×0.005 cm=3.125 cm. (2).①②两种误差都由测量仪器本身原因造成的属于系统误差;而③④两种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偶然的某些原因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多测几次求平均值来减小偶然误差 |
举一反三
(10分)某探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 有关。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长度为L) | B.小车 | C.质量为m的钩码若干个 | D.方木块(备用垫木板) | E.米尺 F.秒表 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斜而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t,就可以由公式a=________求出a。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平均下滑时间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因此通过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倾角α的正弦值sinα=。某同学记录了高度和加速度的对应值,并在坐标纸上建立适当的坐标轴后描点作图如下,请根据他所作的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
某同学用图8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要证明的是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即m1v1=m1v1′+m2v2′。按这一公式的要求需测量两小球的质量和它们碰撞前后的水平速度,但实验中我们只需测量两小球的质量和飞行的水平距离。这是由于小球碰撞后做 运动,各次下落的高度相同,因而它们下落的_________也是相同的,测出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就可用水平距离代表小球的速度了,所以此实验中验证动量守恒式是 。
|
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 B.弹力改变量与的弹簧长度的形变量成正比 |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 | D.该弹簧在剪断一半后劲度系数不变 |
|
某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下图(a)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
(1)测出纸带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一些,该同学计算加速度的公式应为a = 。 (2)另有位同学通过测量,作出a-F图象,如图(b)所示,试分析:图象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象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 |
(6分)打点计时器用频率50Hz交流电打出的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以原始点作为计数点,则根据此纸带的数据,纸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和打点计时器打第3个点时的纸带速度是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