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打出一条纸带,他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则相邻两计数点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打出一条纸带,他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则相邻两计数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打出一条纸带,他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 =" _________" m/s2,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C=_________m/s。
答案
(1)0.1s(2)a = 1.2m/s2,(3)vC=4.6m/s
解析

试题分析: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又因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所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将△x=1.2cm和T=0.1s带入解得;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举一反三
(1)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_________。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_______ 。

(2)下列给出的材料中应选择___________作为摆球与摆线,组成单摆。
A.木球     B.铁球   C.柔软不易伸长的丝线   D.粗棉线
(3)在测定单摆摆长时,下列的各项操作正确的是(  )
A.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的悬点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
B.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上摆球直径
C.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半径
D.测出小球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小球的半径
(4)实验中,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值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n+1)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冰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的积雪上,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               ,根据冰的密度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研究弹力和弹簧的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外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mm。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2)、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所示.图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T,利用图(b)给出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      __.
②为了求出小车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小车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 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 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如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D. 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X

(a)             (b)
回答下列提问:
(1)(2分)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__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