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小明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小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不同的
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s)
速度

第一次
I
0.23044
0.347
第二次

0.17464
0.344
第三次

0.11662
0.343
第四次

0.05850
0.342
 (1)、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2)、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
答案
(1)D (2)D (3)
解析

试题分析:(1)由D=v∙∆t可知②正确;在中D越小,测得的值越接近瞬时速度,④正确,故选D
(2)本实验要求,m越大,误差越大,故选D
(3)由可得
点评:中等难度。实验中始终要求砝码和小盘的总质量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前者的总质量最好不要超过后者的.只有这样,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能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举一反三
①(2分)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②(2分)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F1F2的合力的理论值是       F1F2的合力的实验值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如右图所示的部分纸带记录了实验小车运动的情况,已知按打点先后记录了A、B、C、D四个点,AB=2.0cm,BC=4.0cm,CD=6.0cm,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到D点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做       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不需计算而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加速度D.平均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们每隔    s打一次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甲的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______mm;图乙的游标卡尺的读数是______m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