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图所示,“嫦娥一号”先进入绕月飞行的椭圆轨道,然后再椭圆轨道近月点变轨进入绕

(16分)“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图所示,“嫦娥一号”先进入绕月飞行的椭圆轨道,然后再椭圆轨道近月点变轨进入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图所示,“嫦娥一号”先进入绕月飞行的椭圆轨道,然后再椭圆轨道近月点变轨进入绕月飞行圆轨道;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的椭圆轨道远月点距月球表面高度为;又已知“嫦娥一号”绕月圆轨道飞行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飞行周期为,月球的半径为,万有引力常量为;再后,假设宇航長在飞船上,操控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竖直平面内俯冲,在最低点附近作半径为的圆周运动,宇航员质量是,飞船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是.求:

(1)月球的质量是多大?
(2)“嫦娥一号”经绕月飞行的椭圆轨道远月点时的加速度多大?“嫦娥一号”经绕月飞行的椭圆轨道近月点时欲变轨进入如图圆轨道,应该向前还是向后喷气?
(3)操控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竖直平面内俯冲经过最低点时,座位对宇航员的作用力是多大?
答案
(1)  (2) ,向前喷气  (3)
解析

试题分析:(1)设“嫦娥一号”的质量为,则
             (2分)
解得:           (2分)
(2)在B点,对,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
联立解得:         (2分)
近月点A时欲变轨进入如图圆轨道,应在A点做向心运动,
即需增大速度,则应该向前喷气从而获得向后的推力加速 (2分)
(3)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则:         (2分)
对宇航员有:          (2分)
解得:           (2分)
举一反三
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是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组成,中轨道卫星平均分布在倾角55°的三个平面上,轨道高度约21500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00k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静止轨道上,卫星的质量越大其运行周期越小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C.中轨道卫星的周期一定大于24 h
D.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可能大于7.9k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某同学是一位航天科技爱好者,当他从新闻中得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在2010年底为青少年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希望一号”卫星(代号XW-1)时,他立刻从网上搜索有关“希望一号”卫星的信息,其中一份资料中给出该卫星运行周期10.9min。他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绕地卫星的周期不可能小于83min,从而断定此数据有误。
已知地球的半径R=6.4×106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发射一颗周期小于83min的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是不可能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些卫星中含有地球轨道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中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位于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其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这些卫星的轨道均可看做圆。以下关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它受到意外撞击速度变小,其轨道将变大
B.它的运行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大
C.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和位于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若倾斜角度适当,该卫星可以始终位于河南郑州的正上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距离地球球心为r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能为如下图像中的哪一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0月1日,继 “嫦娥一号” 卫星成功发射之后, “嫦娥二号”卫星再次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另一重要成果。“嫦娥二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面h =" 100" km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C.嫦娥二号在轨道上绕行的线速度为
D.嫦娥二号轨道处的加速度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