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7.5˚角下射,而在A城正南方,与A城地面距离为L的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

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7.5˚角下射,而在A城正南方,与A城地面距离为L的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7.5˚角下射,而在A城正南方,与A城地面距离为L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如图11所示,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据此他估算出了地球的半径,试写出估算地球半径的表达式R=_______________.
答案
24L/π
解析

举一反三
如图,圆轨道Ⅰ为地球的近地卫星圆轨道,Ⅱ和Ⅲ为椭圆轨道,地球位于其焦点上。以下说法正确是(  )
A.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时的速度可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在轨道Ⅱ上运行,经过近地点a的速度一定大于远地点b的速度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经过近地点b的速度一定小于11.2km/s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经过近地点b的速度可以大于11.2k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探路者号飞船发现,A、B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a,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A、B两行星的质量比为ab2 :1
B.A、B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为b2 :a
C.A、B两行星各自卫星的最小周期比为a :b
D.A、B两行星各自卫星的最大角速度比为a :b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1;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L,月球的公转周期为T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 ;近地卫星的周期为T3
(1)请给出一种计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出结果。
(2)请给出一种计算地球密度的方法,并解出结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LMCX-3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A和不可见的暗星B构成。两星视为质点,不考虑其它天体的影响,A、B两星均围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为G,可见星A的运行周期为T .
(1)若A、B两星之间的距离为L,则该双星系统的总质量为多少?
(2)若用可见星C置于O处并保持不动,来替代暗星B,使A的运行周期仍为T,还知道运行线速度为V,则C的质量MC应为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N,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的加速度随火箭竖直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的弹力为90N时,卫星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Km。(地球半径R=6400Km,g取1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