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30颗轨道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等间距部署1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

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30颗轨道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等间距部署1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30颗轨道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等间距部署1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设“伽利略”系统中每颗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一个轨道平面上某时刻10颗卫星所在位置分布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些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小于7.9km/s
B.这些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均小于g
C.这些卫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若已知这些卫星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求出卫星的质量

答案
ABC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7.9km/s是第一宇宙速度,也是最大环绕速度,故这些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小于7.9km/s,故A正确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因为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所以.这些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均小于g,故B正确
由于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这些卫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
若已知这些卫星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求出中心天体(即地球)的质量,卫星的质量在等量两边被消掉,故不可求得,故D错误
故选:ABC
举一反三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右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

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 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机械能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机械能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卫星离地面的高度越高 
A.周期越大B.角速度越大
C.线速度越大D.向心加速度越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天宫1号”进入工作轨道后,其运行周期约为91min。预计随后不久将发射“神舟8号”飞船并与“天宫1号”在太空实现交会对接。若对接前的某段时间内“神舟8号”和“天宫1号”处在同一圆形轨道上顺时针运行,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神舟8号”和“天宫1号”的角速度相同
B.“神舟8号”比“天宫1号”的角速度大
C.若“神舟8号”仅向运动的相反方向喷气加速,它将能在此轨道上和“天宫1号”相遇实现对接
D.若“神舟8号”仅向运动的相反方向喷气加速,它将不可能在此轨道上和“天宫1号”相遇实现对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0月1日,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成为绕月极地卫星。利用该卫星可对月球进行成像探测。设卫星绕月极地轨道的周期为TN,绕行半径为R;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g,绕行半径为R0;地球半径为RE,月球半径为RN,光速为c。
小题1:如图所示,当绕月极地轨道的平面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垂直时(即与地心到月心的连线垂直时),求“嫦娥二号”向地面发送照片所需要的时间;
小题2:忽略地球引力、太阳引力对绕月卫星的影响,求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
小题3:忽略地球、月球自转影响,求月球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圆轨道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已知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卫星的动能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