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

题型:盐城模拟难度:来源: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有以下说法
①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②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动能等于它的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动能
③卫星在轨道3上的动能小于在轨道1上的动能
④卫星在轨道3上的引力势能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引力势能
⑤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
魔方格
答案
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G
Mm
r2
=ma
得:a=
GM
r2
,所以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故①正确.
②从轨道1到轨道2,卫星在Q点是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要实现这个运动必须使卫星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所以应给卫星加速,增加所需的向心力.所以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动能大于轨道上1经过Q点的动能.故②错误.
③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G
Mm
r2
=m
v2
r
解得:v=


GM
r
.轨道3半径比轨道1半径大,故卫星在轨道1上线速度较大,即卫星在轨道3上的动能小于在轨道1上的动能,故③正确.
④卫星从轨道1到轨道3需要克服引力做较多的功,故在轨道3上机械能较大.但是轨道高度越大,动能越小,即轨道3上的动能小于轨道1上的动能,故轨道3上的引力势能大于轨道1上的引力势能.故④错误.
⑤卫星从轨道1到轨道3需要克服引力做较多的功,故在轨道3上机械能较大.故⑤正确.
故①③⑤正确.
故选A.
举一反三
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星”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如果这两个分子间距离r=r0,其间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力)恰好为零,那么在上述“双星”体系中(  )
A.甲乙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大于r0
B.甲乙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小于r0
C.甲乙两分子质量一定不等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D.甲乙两分子运动速率一定不等且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题型:烟台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a、b是两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若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已知2ra=rb,则(  )
A.Ta=2


2
Tb
B.2


2
Ta=Tb
C.va=2vbD.2va=vb
题型:东城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规律或自然界规律的是(  )
A.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大
B.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一定能把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以下
C.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科学家一定能够发射一颗定点在北京上空的同步卫星
D.有的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受温度影响比较敏感,它可以制成火灾报警器的元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和B,分别在不同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和rB,且rA>rB,则A和B两卫星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A受到地球引力较小
B.卫星A的运行速率较小
C.卫星B的运动周期较大
D.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较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在空间对接完成后,‘神舟八号’飞船处于静止状态.”此处对“神舟八号”飞船运动状态的描述,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地球B.太阳C.天宫一号D.月球
题型:东城区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