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选修模块3-3)(12分)(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B.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

A.(选修模块3-3)(12分)(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B.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选修模块3-3)(12分)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B.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油膜直径d大小时可把他们当做球形处理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猛推木质推杆,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2)已知某物质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为      ,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      . 
(3)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容过程变化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6.0×102J,

求:
①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
②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中内能的增量。
B.(选修模块3-4)(12分)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两个简谐运动的图像可知:它们的相位差为/2或者
B.当球与横梁之间存在摩擦的情况下,球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
C.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
D.当简谐波向右传播时,质点A此时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
(2)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狭义相对性原理和           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在相对于地面以0.8c运动的光火箭上的人观测到地面上的的生命进程比火箭上的生命进程要   (填快或慢)。
(3)如图所示,△ABC为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C=90°,一束激光a沿平行于AB边射入棱镜,经一次折射后射到B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和棱镜中的光速。

C.(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9天后,余下的该元素的质量为原来的1/32,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3.8天
B.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 2,再跃迁到定态n = 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的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
(2)光电效应和       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      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3)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依次放置着质量均为m ="0.08" kg的10块完全相同的长直木板。质量M =" 1.0" kg、大小可忽略的小铜块以初速度v0="6.0" m/s从长木板左端滑上木板,当铜块滑离第一块木板时,速度大小为v1="4.0" m/S。铜块最终停在第二块木板上。取g="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①第一块木板的最终速度
②铜块的最终速度
答案
A:(1)BC(2)M/NA,ρNA/M(3)0.8×105Pa  8×102 J
B:(1)BC(2)光速不变原理 ,慢(3)  ×108m/s
C:(1)AD(2) 康普顿效应 德布罗意(3) v3≈3.4 m/s
解析

试题分析:A(1)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平衡,合力为零,A错误;
油膜为单分子紧密排列的,因此单分子油膜的厚度被认为是油分子的直径,B正确;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C正确;
猛推木质推杆,外界对气体做功,D错误;
(2)因为: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等于单位体积乘以密度,质量除以摩尔质量等于摩尔数,所以单位体积所含的分子数 
(3)①由得,=0.8×105Pa
②W=0,ΔU=W+Q=8×102 J
B(1)由两个简谐运动的图像可知:它们的相位差为/2,A错误;
简谐振动是一种理想运动模型,故当存在摩擦力的时候,不是简谐振动,B正确;
两个相干波相遇时,波谷与波谷或者波峰与波峰相遇,为震动加强点,波峰与波谷相遇,为振动减弱点,故C正确;根据走坡法可得当波向右传播时质点A此时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D错误;
(2)爱因斯坦对相对论提出的两条基本假设为:相对性和光速不变原理; 在相对于地面以0.8c运动的光火箭上的人观测到地面上的的生命进程比火箭上的生命进程要慢
(3)①如图


,得:
② v=c/n=×108m/s
C:(1)根据可得,故A正确;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α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α粒子与核十分接 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因此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卢瑟福正是对这些现象的认真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错误;元素的半衰期不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根据公式可得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 2,再跃迁到定态n = 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的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D正确;
(2)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3)Mv0=Mv1+10mv2,得:v2=2.5 m/s ;
Mv0=mv2+(M+9m)v3,得:v3≈3.4 m/s
点评:切记半衰期和外界因素无关,
举一反三
质量M的平板车,上面站一个质量为m的人,车以v0的速度在光滑水面上向右前进,如图所示。当人相对于地以v向后水平跳出,则人跳车前后车的动量变化方向是_______,车速变化的大小为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车中间有一弹簧,如图所示。用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小车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半径相等的两个小球甲和乙,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 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碰掸前两球的动能相等,则碰撞后两球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甲球的速度为零而乙球的速度不为零
B.乙球的速度为零而甲球的速度不为零
C.两球的速度均不为零
D.两球的速度方向均与原方向相反,两球的动能仍相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放在质量为2m、半径为2R的光滑空心球壳内. 开始时让它们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释放后小球沿内壁运动至最低点时球壳位移是(   )
A.B.R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 A球动量为10kg﹒m/s,B球动量为12kg﹒m/s.A球追上B球并相碰,碰撞后,A球动量变为8kg﹒m/s,方向没变,则A、B两球质量的比值可能为(  )

A. 0.5         B.0.6   `   C.0.65          D.0.7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