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家初步估计月球土壤中至少有100万吨“氦3”(即 32He),它是热核聚变的重要原料如果月球开发成功,将为地球带来取之不尽的能源.已知氨3核与氘核发生

(1)科学家初步估计月球土壤中至少有100万吨“氦3”(即 32He),它是热核聚变的重要原料如果月球开发成功,将为地球带来取之不尽的能源.已知氨3核与氘核发生

题型:临沂模拟难度:来源:
(1)科学家初步估计月球土壤中至少有100万吨“氦3”(即
 32
He),它是热核聚变的重要原料如果月球开发成功,将为地球带来取之不尽的能源.已知氨3核与氘核发生聚变反应有质子流产生
①写出核反应方程,
②若该反应中质量亏损为9.0×l0-30kg,且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的总动能.试计算生成物的总动能(聚变前粒子的动能可忽略不计).
(2)“嫦娥一号”卫星在奔月过程中要经过几次变轨,已知卫星某次到达距离地球的最近点时其质量为M,速度为v0,此时卫星接到加速指令后再次加速变轨,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质量为m的气体,气体向后喷出的速度大小为kv0,求加速后卫星的速度大小.(已知M=pm)
答案
(1)①根据题意设生成的新核
 AZ
X,则由于在核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数守恒故有3+2=1+A
解得A=4
根据核反应过程中核电荷数守恒可得2+1=1+Z
解得Z=2,
故新核为
 42
He
所以核反应方程式为:
 32
H+
 21
H→
 11
H+
 42
He
②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m,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
可得释放的能量△E=9.0×10-30×(3×1082=8.1×10-13J
由于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动能,故生成物的动能为8.1×10-13J.
(2)对卫星进行受力分析,在轨道的切线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选卫星经过地球近地点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后的卫星的速度为v,有:
Mv0=-kmv0+(M-m)v
将M=pm代入上式,得:
v=
p+k
p-1
v0
答:(1)①
 32
H+
 21
H→
 11
H+
 42
He
②生成物的总动能是8.1×10-13J.
(2)加速后卫星的速度大小是
p+k
p-1
v0
举一反三
(1)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里氏9.0级强震引发巨大海啸,使福岛核电站遭到损毁,造成了严重的核泄漏,泄漏物中的碘-131具有放射性,它在自发地进行β衰变时,生成元素氙(元素符号为Xe),同时辐射出γ射线,请完成后面的核反应方程
 13153
I
→______Xe+______+γ(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完整的核反应方程).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经过32天(约为一个月),其剩余的碘-131为原来的______,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其辐射强度会较快减弱,不必恐慌.
(2)甲、乙两冰球运动员为争抢冰球而迎面相撞,已知甲运动员的质量为60kg,乙运动员的质量为70kg,接触前两运动员速度大小均为5m/s,冲撞后甲被撞回,速度大小为2m/s,问撞后乙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题型:威海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B类题)一小船与船上人的总质量为160kg,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船上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以6m/s的水平速度(相对跳离时小船的速度)向东跳离此小船,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人跳离后小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船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
题型:长宁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一静止的
 AZ
X  
核衰变为Y核时,放出α粒子,已知X核和Y核、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0,M1,M2,假定核反应过程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
(1)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2)试求衰变放出的α粒子的动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个溜冰者,质量分别为m=59kg,m=50kg,均以6.0m/s的速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甲手持一个质量为1.0kg的球,他将球抛给乙,乙再把球抛还给甲.…这样抛接若干次后,甲接到球后的速度恰为零,这时乙的速度大小为______,速度方向与乙原来的方向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科学研究表明其核反应过程是: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核后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复核发生衰变放出质子,变成氧核.设α粒子质量为m1,初速度为v0,氮核质量为m2,质子质量为m0,氧核的质量为m3,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①写出α粒子轰击氮核的核反应方程;
②α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多大?
③求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