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1)下面是本实验部分测量仪器或工具,需要的是______.A.秒表B.天平C.刻度尺D.弹簧秤(2)完成本实验,下

如图1所示,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1)下面是本实验部分测量仪器或工具,需要的是______.A.秒表B.天平C.刻度尺D.弹簧秤(2)完成本实验,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1所示,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

(1)下面是本实验部分测量仪器或工具,需要的是______.
A.秒表B.天平
C.刻度尺D.弹簧秤
(2)完成本实验,下列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B.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C.入射球和被碰球大小必须相同D.入射球每次不必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3)某次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2所示,该小球的直径为______mm.
(4)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图3所示,假设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质量m1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为______.
答案
(1)在本实验中,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质量和水平位移,所以所需的器材为:天平和刻度尺.故选:BC.
(2)A、为了使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轨道的末端切线必须水平.故A正确.
B、为了发生正碰,且入射小球不反弹,入射小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两球的大小需相同.故B错误,C正确.
D、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则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D错误.
故选:AC.
(3)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1mm,游标读数为0.1×3mm=0.3mm,则小球的直径为11.3mm.
(4)A球单独释放时的水平位移为x1=25.50cm,与B球碰后,A球的水平位移为x2=15.50cm,B球的水平位移为x3=41.10-1.10cm=40cm.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x1=m1x2+m2x3,解得:m1:m2=4:1.
故答案为:(1)BC(2)AC(3)11.3(4)4:1
举一反三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MN是斜槽,N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P;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E、F.
①若A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B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______;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②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实验必需的______.
A.刻度尺B.打点计时器C.天平D.秒表
③A球每次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滚下,这是使______.
④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外,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如图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球b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处静止,让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且与b球相碰,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的不同位置,重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填序号字母)
A.小球a、b的质量ma、mb
B.小球a、b的半径r
C.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D.球a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的高度差h
E.小球a、b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
F.记录纸上O点到两小球的平均落点位置A、B、C的距离
.
OA
.
OB
.
OC

(2)放上被碰小球,两球(ma>mb)相碰后,小球a、b的平均落点位置依次是图中______点和______点.
(3)利用该实验测得的物理量,也可以判断两球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判断的依据是看ma
.
OB
2
与______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1,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图10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④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p1
p′1
+p′2
为______.
⑤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④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碰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______c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a>mb,ra=rb
(2)如图,其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
A.ma•ON=ma•OP+mb•OM
B.ma•OP=ma•ON+mb•OM
C.ma•OP=ma•OM+mb•ON
D.ma•OM=ma•OP+mb•O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