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摩擦,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电荷的交换,发现甲物体带了9.6×10-16C的正电荷.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甲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B.乙物

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摩擦,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电荷的交换,发现甲物体带了9.6×10-16C的正电荷.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甲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B.乙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摩擦,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电荷的交换,发现甲物体带了9.6×10-16C的正电荷.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B.乙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C.乙物体带9.6×10-16C的负电荷
D.乙物体带9.6×10-16C的正电荷
答案
摩擦起电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故摩擦起电中甲失去电子,转移到了乙物体上,乙得到电子,甲物体带了9.6×10-16C的正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乙物体带9.6×10-16C的负电荷,电子带的电荷量为e=1.6×10-19C,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n=
Q
e
=
9.6×10-16
1.6×10-19
=6×103
.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这一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B.电荷守恒规律只在一切宏观物理过程中成立,但在一切微观物理过程中不成立
C.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
D.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子在同一个物体内重新分布,电子数没有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都是装在绝缘柄上的导体,A带正电后靠近B,发生静电感应.若取地球电势为零,则(  )
A.导体B上任意一点电势都为零
B.导体B上任意一点电势都为正
C.导体B上任意一点电势都为负
D.导体B上右边电势为正,左边电势为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将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移近在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会张开,则(  )
A.验电器的箔片带正电
B.验电器的小球带正电
C.若用金属网罩将验电器罩住,验电器箔片将合拢
D.若用金属网罩将验电器罩住,让网罩接触到验电器小球,箔片将继续张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静电感应可使任何物体带电
B.无论采用任何方式使物体带电都不是创造了电荷
C.带点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D.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量相等,所以它们的比荷也相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塑料梳子和头发都会带电,其原因是(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静电感应创造了电荷
C.电子在梳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转移
D.质子在梳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转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