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同学使用有透光狭缝的钢条和光电计时器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见图).在钢条下落过程中,钢条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若再次挡光,计

(1)某同学使用有透光狭缝的钢条和光电计时器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见图).在钢条下落过程中,钢条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若再次挡光,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某同学使用有透光狭缝的钢条和光电计时器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见图).在钢条下落过程中,钢条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若再次挡光,计时器将重新开始计时.实验中该同学将钢条竖直置于一定高度(下端A高于光控开关),由静止释放,测得先后两段挡光时间t1t2.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的长度,其中的长度如图2所示,其值为          mm.
②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则该同学利用

及相关测量值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其真实值       (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             .
(2)某同学对钮扣锂电池的特性进行了实验探究.该类电池的内阻约为1~5kΩ,电动势标称值为3V.现有以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20kΩ
(b)电压表V2:量程6V,内阻约10MΩ
(c)定值电阻1kΩ
(d)定值电阻20kΩ
(e)滑动变阻器一只(0~50kΩ) ,待测钮扣电池,电键,导线若干.
①实验原理见题图3,请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在图中的小虚线框里标出所选取的器材编号.
②该同学测量出路端电压U和干路电流I,作出U-I曲线见图4,可知电池的短路电流是     mA,电动势是     V,内阻为      Ω.
③当路端电压为1.5V时,负载消耗的电功率为     mW.
答案
(19分)
(1)①  74.3 mm.
偏大,其原因是未计狭缝通过光电计时器的时间
(2)①.

2.64mA(2.60mA~2.68mA均可)mA,
2.94 V(2.90 V ~2.98 V均可)V,
1.11kΩ(1.08 kΩ~1.15 kΩ均可)Ω.
③1.95mW(1.87 mW~2.03 mW均可)mW.
解析

举一反三
(12分)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所备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未知)
B.电流表(量程3A,内阻0.01Ω)
C.定值电阻(阻值2kΩ,额定电流50mA)
D.蓄电池(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
E.多用电表
F.开关1、K2,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选用×100Ω倍率,操作方法正确。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测量的结果是       Ω.

②为了更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乙、丙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电路图是     。其理由是                               

③在图丁中,根据你选择的电路把实物连接好。
④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请简述实验步骤:                 
                                     
用上述所测量的符号表示电压表的内阻V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示波器实验,发现示波器上显示如图甲,为了将这个波形变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可进行如下调节:(填旋钮或开关编号&s.5*u.c.om

(1)调节       使图象变细;
(2)调节             使图象位于示波器显示屏的中央;
(3)调节        增大波形曲线竖直方向的幅度;
(4)调节        使图象从负半周开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

用器材有:量程不准的电流表,内阻=10.0,量程标称为5.0mA;标准电流表,内阻=45.0,量程1.0mA;标准电阻,阻值10.0;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为300.0;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不计;保护电阻;开关S;导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答题卡上(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应滑动至              端。
(3)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满偏;若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则的量程=     
(4)若测量时,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的示数 =       的示数 =         ;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    。(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
(1)如图所示,在高为h的平台边缘抛出小球A,同时在水平地面上距台面边缘水平距离为s处竖直上抛小球B,两球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两球能在空中相遇,则小球A的初速度应大于         AB两球初速度之比      

(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  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V,内阻约为2k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Ω;
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5kΩ;
定值电阻R1,阻值30Ω;
定值电阻R2,阻值3k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①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②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③由上问写出V1内阻RV的表达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并测出间距开始时讲模板置于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处的时间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表示为=              ;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2)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试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             (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电键”)。
②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      档(填“欧姆×100”“直流电压10V”或者“直流电流2.5”),再将         (填“红”或“黑”)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