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为(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直增加B.电容器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为(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直增加B.电容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为(    )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直增加
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先减少后增加
C.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少后增加
D.电源路端电压先减少后增加

答案
BC
解析
方法是将电容器暂时去掉,原因是电容器是电路稳定时,相当于断路. 然后对电路进行分析,搞清各电阻是如何连接,从而求出结果.
解:对电路分析可知:滑动变阻器两部分是并联,再与另一电阻串连接入电源中.所以当两部分电阻相等时,此时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
A、随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导致电流先减小后增大.而电容器与电阻Ra并联,所以电压先减小后增大.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先减少后增加,故A错误;
B、随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导致电流先减小后增大.而电容器与电阻Ra并联,所以电压先减小后增大.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先减少后增加,故B正确;
C、随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导致电流先减小后增大,而电动势不变则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少后增加.故C正确;
D、随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导致电流先减小后增大,内电压先最小后增大,外电压先增大后减小.由于电压表是测得外电压,所以路端电压是先增加后减少.故D错误;
故选:BC
举一反三
如图虚线框内为高温超导限流器,它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超导部件有一个超导临界电流Ic,当通过限流器的电流I>Ic时,将造成超导体失超,即超导体从超导态(电阻为零,即R1=0Ω)转变为正常态(一个纯电阻,且R1=3Ω),用这种特性可以限制电力系统的故障电流。已知超导临界电流Ic=1.2A,限流电阻R2=6Ω,小灯泡L上标有“6V,6W”的字样,电源电动势E=8V,内阻r=2Ω。原来电路正常工作,超导部件处于超导态,灯泡L正常发光,现灯泡L突然发生短路,则:(   )
A.灯泡L短路前通过超导电阻R1的电流为A
B.灯泡L短路后超导部件将由超导状态转化为正常态
C.灯泡L短路后路端电压比灯泡L短路前大
D.灯泡L短路后电源的输出功率比灯泡L短路前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如图3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特殊材料制成的相同规格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
A.L3两端的电压为L1的4倍
B.通过L3的电流为L2的2倍
C.L1、L2、L3的电阻都相同
D.L3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大D.小灯泡的亮度变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用可调内阻电池演示电源电动势与闭合电路内外电压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A接电压表V1的“+”接线柱,B接电压表V1的“-”接线柱
C接电压表V2的“+”接线柱,D接电压表V2的“-”接线柱
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l的示数减小,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
D.无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和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两个电源1和2,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E1、r1和E2、r2,阻值R相同的两个电阻分别接到两电源两端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1、P2,则(  )
A.若E1>E2,r1=r2,不论R大小如何,一定是P1>P2
B.若E1=E2,r1>r2,不论R大小如何,一定是P1>P2
C.若E1>E2,r1>r2,不论R大小如何,不可能P1=P2
D.若E1=kE2,r1=kr2(k≠1),不论R大小如何,一定是P1=P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