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登山爱好者在攀登珠穆朗峰的过程中,发现他携带的手表表面玻璃发生了爆裂.这种手表是密封的,出厂时给出的参数为:27℃时表内气体压强为1×105Pa;在内外压强差

某登山爱好者在攀登珠穆朗峰的过程中,发现他携带的手表表面玻璃发生了爆裂.这种手表是密封的,出厂时给出的参数为:27℃时表内气体压强为1×105Pa;在内外压强差

题型:上海难度:来源:
某登山爱好者在攀登珠穆朗峰的过程中,发现他携带的手表表面玻璃发生了爆裂.这种手表是密封的,出厂时给出的参数为:27℃时表内气体压强为1×105Pa;在内外压强差超过6×104Pa时,手表表面玻璃可能爆裂.已知当时手表处的气温为-13℃,则手表表面玻璃爆裂时表内气体压强的大小为______Pa;已知外界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高度每上升12m,大气压强降低133Pa,设海平面大气压为1×105Pa,则登山运动员此时的海拔高度约为______m.
答案
解析:(1)手表内封闭的气体初始状态参量为:p0=1×105 Pa  T0=(273+27)K=300 K 末状态参量T1=(273-13)K=260 K,根据查理定律
p0
T0
=
p1
T1

可得p1=
T1
T0
p0=
260
300
×105 Pa=8.7×104 Pa
(2)手表表面玻璃爆裂时表内气体压强为p1=8.7×104 Pa,
依题意,则表外大气压强p′=p1-6×104 Pa=2.7×104 Pa
因为海平面大气压为1×105 Pa,则由于海拔升高引起的大气压强的变化△p=1×105 Pa-2.7×104 Pa=7.3×104 Pa
则海拔高度H=
△p
133 pa
×12 m=
7.3×104
133
×12 m=6586 m.
故答案为:8.7×104,6586.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1、2、3为p-V图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状态,该理想气体由状态1经过程1-3-2到达状态2.试利用气体实验定律证明:
p1V1
T1
=
p2V2
T2
魔方格
题型:上海难度:| 查看答案
在用注射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利用p-1/V图线来验证,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线不是直线,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则可能的原因是(  )
A.下弯时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温度降低了
B.下弯时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减少了
C.上弯时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太大了
D.上弯时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太低了
魔方格
题型:南汇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气缸中封闭着温度为127℃的空气,一重物用轻绳经轻滑轮跟气缸中的活塞相连接,不计一切摩擦,重物和活塞都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活塞离气缸底的高度为10cm.如果缸内空气温度降为87℃,则重物将上升______cm;该过程适用的气体定律是______(填“玻意耳定律”或“查理定律”或“盖•吕萨克定律”).魔方格
题型:徐汇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长L=100cm,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封闭.水平放置时,长L0=50cm的空气柱被水银柱封住,水银柱长h=30cm.将玻璃管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下和竖直位置,然后竖直插入水银槽,插入后有△h=15cm的水银柱进入玻璃管.设整个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大气压强p0=75cmHg.求:
(1)插入水银槽后管内气体的压强p;
(2)管口距水银槽液面的距离H.魔方格
题型:上海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右管内气体柱长为39cm,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之间气体柱长为40cm.先将口B封闭,再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设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稳定后右管内水银面比中管内水银面高2cm,求:
(1)稳定后右管内的气体压强p;
(2)左管A端插入水银槽的深度h.(大气压强p0=76cmHg)魔方格
题型:上海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