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i |
sinr |
sini |
sinr |
A.他做实验时,光是由玻璃射入空气 | ||
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 ||
C.玻璃的折射率为1.49 | ||
D.玻璃全反射时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 ||
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按图中实线位置放置,直边与BD重合.一束激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从圆弧面垂直BD射到圆心O点上.使玻璃砖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过角度θ(θ< 90°),观察到折射光斑和反射光斑在弧形屏上移动. ①在玻璃砖转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折射光斑在弧形屏上沿C→F→B方向移动 B.折射光斑的亮度逐渐变暗 C.折射角一定小于反射角 D.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θ ②当玻璃砖转至θ=45°时,恰好看不到折射光线.则此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 ||
(1)如图(1)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Ⅰ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连完整 Ⅱ正确连好图后,将原线圈插入副线圈不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再将原线圈迅速向上抽出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填“向左偏转一下”或“向右偏转一下”或“不偏转”) (2)如图(2)所示为测一块截面为半圆的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将截面为半圆的柱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用铅笔画出它的直径AB,移走玻璃砖,并用刻度尺找出中点O,记下此点(即圆心) B.在圆弧侧的白纸上,作过O点且垂直直径AB的直线CO,放上玻璃砖,在CO上插两颗大头针P1和P2(距离适当远些) C.使玻璃砖以O为轴在白纸上缓慢地转动,同时眼睛向着AB透过玻璃砖观察P1和P2的像,当恰好看不到P1和P2的像时停止转动玻璃砖,记下此时的直径A′B′位置 D.量出BO和B′O的夹角θ=37° Ⅰ实验是利用______现象进行的. Ⅱ计算得,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3)如图(3)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Ⅰ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是滤光片,其作用是______④是双缝,其作用是______. Ⅱ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从第1亮条纹到第n亮条纹中央距离为a,则相邻亮纹间距为△x=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 ||
某同学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实验的主要过程如下: A.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在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xOy,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A0表示入射光线. B.把半圆形玻璃砖M放在白纸上,使其底边aa"与Ox轴重合. C.用一束平行于纸面的激光从y>0区域沿y轴负方向射向玻璃砖,并沿x轴方向调整玻璃砖的位置,使这束激光从玻璃砖底面射出后,仍沿y轴负方向传播. D.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E.在坐标系y<0的区域内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并使得从P3一侧向玻璃砖方向看去,P3能同时挡住P1和P2. F.移开玻璃砖,连接O、P3,用圆规以0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如图中虚线所示),此圆与AO线交点为B,与OP3线的交点为C.确定出B点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x1、y1,C点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x2、y2. ①若实验中该同学没有将玻璃砖的底边aa"与Ox轴重合,而是向y>0方向侧移了一些,这将导致所测的玻璃折射率与其真实值相比______.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②若实验中该同学在y<0的区域内,从任何角度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为能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 ||
(1)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做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①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______(用图中的θ1、θ2表示);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少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的两直线aa′和bb′后,不慎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如图中的虚线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