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______.
(2)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
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测量数条亮条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应注意单缝、双缝间距离大约是5~10cm,还应注意______.
(3)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记为A位置;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另一亮纹中心对齐,记为B位置,如图所示.则B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______mm.

(4)已知双缝间距d=0.5m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0.5m,由计算式λ=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nm.
答案
(1)为获取单色线光源,白色光源后面要有滤光片、单缝、双缝,最后是光屏,故顺序为:
C E D B A;
(2)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3)游标卡尺读数=可动刻度读数+游标尺读数;
故xA=11mm+0.1mm×1=11.1mm;
xB=15mm+0.1mm×6=15.6mm;
相邻亮纹的间距:△x=
xB-xA
7
=
15.6mm-11.1mm
7
≈0.64mm
(4)根据公式△x=
L
d
λ
,波长为:λ=
d
L
△x
=
0.5×10-3
0.5
×0.64
=6.4×10-7m=640nm
故答案为:
(1)CEDBA;
(2)单缝、双缝平行;
(3)15.6、0.64;
(4)
d
L
△x
、640nm.
举一反三
在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得屏上第1条亮纹到第6条亮纹之间的距离为7.5mm,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0.5mm,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m,则此红光波长为______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他元件,其中a、b、c、d各装置的名称依次是下列选项中的(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a单缝、b滤光片、c双缝、d光屏
B.a单缝、b双缝、c滤光片、d光屏
C.a滤光片、b单缝、c双缝、d光屏
D.a滤光片、b双缝、c单缝、d光屏
如图所示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的条纹图样,甲图为用绿光进行实验的图样,a为中央亮条纹.乙图为换用另一种单色光进行实验的图样,a′为中央亮条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如图所示,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S1和S2为双狭缝,O为光屏上的中央亮纹,P处为O点上方的第二亮纹.现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重做实验,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亮纹上方第二条亮纹的位置(  )
A.仍在P点处
B.在P点上方
C.在P点下方
D.必须要将屏向双缝方向移近一些才能看到亮纹

用单色光照射双缝,双缝间距等于0.06cm,缝到屏的距离为1.5m,若测得屏上7条亮条纹之间相距9.0mm,则此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