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为1×10-18 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为0.6 μm,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为1×10-18 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为0.6 μm,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为1×10-18 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为0.6 μm,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要引起人的视觉,进入人眼的光子数目至少为3个 ②要引起人的视觉,进入人眼的光子数目至少为30个 ③人眼相当于一个焦距可变的凸透镜 ④人形成视觉的部位在视网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E0=hν0=hc/λ0=3.315×10-19 J.
n===3(个).
由生物知识可知③正确.   
举一反三
关于光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双缝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光在同种介质种沿直线传播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个处于同一激发态的氢原子A和B,A自能级n1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光子a,B自n1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光子b,已知单色光a在水中的波长与单色光b在真空中的波长相等,则由此可知(        )
A  n1n2间的能级差大于n1n3间的能级差
B  若单色光a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单色光b也一定能。
C  a光子的粒子性强于b光子。
D 单色光a比单色光b更容易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光的双缝干涉和衍射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用什么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中央一定是亮纹
B.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得到的彩色亮纹中最靠近中央的是红光
C.用白光做单缝衍射实验,得到的彩色条纹中偏离中央最远的是红光
D.涂有增透膜的照相机镜头看上去呈淡紫色,是由于增透膜增强了对紫光的透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光学仪器中,为了减小在光学元件表面上的反射损失,可在光学元件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利用薄膜的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如果照相机镜头所镀膜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最小厚度为d,它使绿光在垂直入射时反射光完全抵消,那么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λ为
A.d/4B.nd/4
C.4dD.4n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高层建筑物外墙大量使用的幕墙玻璃,在白天时外面的人看不清室内的物体.而室内的人却能较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增透膜
B.在玻璃外表面涂有高反膜(即对光的反射率远大于透射率的物质)
C.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大量能吸收光的物质
D.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不透光的彩色薄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