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e+N→O+H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U→Ba+Kr+2nC.质子、中子、α粒子的

(5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e+N→O+H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U→Ba+Kr+2nC.质子、中子、α粒子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5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e+N→O+H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U→Ba+Kr+2n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的光子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e+N→O+H,即通过a粒子轰击氮14,激出质子,所以A选项正确;铀核的裂变方程是用一个中子去轰击铀,发生裂变,并产生巨大的能量和更多的中子,这些中子去撞击铀,继续产生更多的裂变能量,所以B选项正确;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a粒子,反应前后有质量亏损,即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的总质量就是质量亏损Δm,释放的能量为ΔE=ΔmC2,所以C选项正确;据光子能量E=h=hC/可知,波长大的能量少,所以,据已知,要从a能级跃迁到c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为:ΔE=h-h=h(C/-C/)=hC(1/-1/)=hC,所以将要吸收的光的波长为=,所以D选项正确。
举一反三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天然放射实验提出来的
B.核反应方程:Be+He―→C+X中的X为质子
C.C的半衰期为5 730年,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则此遗骸距今约有17 190年
D.一群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辐射的光谱线条数为4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其能量越高
D.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小,其能量越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E1,由于吸收某种单色光后氢原子产生能级跃迁,最多能产生3种不同波长的光,则单色光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产生的3种不同波长的光中,最大波长为___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激发态与基态之间的能量关系为E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中,产生大角度散射的主要原因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对a粒子的吸引力较大
B.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向外释放光子,能级差越大,释放光子的频率越大
C.重核的裂变反应和轻核的聚变反应过程中,都有质量亏损
D.若某次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m则本次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mc(c为光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
A.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
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C.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D.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