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为10-18 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为0.6 μm,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s,恰能引起人眼的感觉,进入人眼的

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为10-18 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为0.6 μm,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s,恰能引起人眼的感觉,进入人眼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能引起人的眼睛视觉效应的最小能量为10-18 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为0.6 μm,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s,恰能引起人眼的感觉,进入人眼的光子数至少为 (    )
A.1个B.3个C.30个D.300个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当用具有1.87 eV能量的光子照射n=3激发态的氢原子时,氢原子:(     )
A.不会吸收这个光子
B.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的动能为0.36 eV
C.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零
D.吸收该光子后不会被电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能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且>,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所发出的光的波长最
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且均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eV
D.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所发出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且使光电子获得最大初动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量E1=-13.6 eV,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1=0.53×10-10 m;而量子数为n的能级值为,半径.试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若要使处于n=2的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频率多大的光照射氢原子?
(2)氢原子处于n=2能级时,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和电子的电势能各为多少?
(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修模块3—5)(12分)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
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D.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有关
(2)是不稳定的,能自发地发生衰变。
①完成衰变反应方程        
衰变为,共经过          衰变,        衰变。
(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n=2向n=1跃迁所发生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则:
①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谱中共有几条谱线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②从能级n=4向n=1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材料,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