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

在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
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和正电子(),即
中微子++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____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B.0和1C.1和 0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即            +2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______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答案
(1)A    (2)    遵循动量守恒
(3)粒子的动量,物质波的波长
,知,则
解析
(1)发生核反应前后,粒子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变,据此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都是0,A项正确。
(2)产生的能量是由于质量亏损。两个电子转变为两个光子之后,质量变为零,由,故一个光子的能量为,带入数据得=J。
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故系统总动量为零,故如果只产生一个光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此过程遵循动量守恒。
(3)物质波的的波长为,要比较波长需要将中子和电子的动量用动能表示出来即,因为,所以,故
举一反三
如图11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___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___一些。                                    

图1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考古队发现一古生物骸骨.考古专家根据骸骨中的含量推断出了该生物死亡的年代.已知此骸骨中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的1/4,的半衰期为5730年.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         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为                                   (  )
A.30:31B.31:30C.1:2D.2: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的同位素Na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释放出一个粒子后,变为一个新核.新核与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均为圆,如右图所示.以下观点均正确的是(   )
A.新核为Mg
B.发生的是α衰变
C.轨迹1是新核的径迹
D.新核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α衰变时,生成的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少2
B.发生β衰变时,释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存在
C.射线一般伴随着αβ射线产生,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若只有4个氡核,经7. 6天一定只剩下1个氡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