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轴,有一个质量为的木块(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的长木板上,木板长。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与之间的摩擦因素(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

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轴,有一个质量为的木块(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的长木板上,木板长。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与之间的摩擦因素(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轴,有一个质量为的木块(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的长木板上,木板长。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之间的摩擦因素(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保持相对静止且共同向右运动,已知木板的左端点经过坐标原点时的速度为,在坐标为处有一挡板,木板与挡板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率不变,若碰后立刻撤去挡板取10m/s2,求:

(1)木板碰挡板前瞬间的速度为多少?
(2)木板最终停止运动时其左端的位置坐标?
答案
(1)   (2)
解析

试题分析:(1)假设木板碰挡板前,木块和木板相对静止,木板与地面的滑动静摩擦力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小于之间的最大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为,所以木板碰挡板前,木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保持相对静止向右匀减速运动,设木板碰挡板时的速度为,由运动学公式得:
 
其中:
解得:(水平向右)
(2)由题设木板与挡板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率不变及受力分析可知,当木板碰到挡板并撤掉挡板后,木板以初速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木块以初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木板和木块的加速度分别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水平向右)
 (水平向左)
假设木块没有掉离木板,由于木块加速度较大,所以木块先停下,然后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直到二者保持相对静止。设二者保持相对静止所用时间为,共同速度为,可得:

解得:   (水平向左)
在此过程中,木块运动位移(水平向右)
木板运动位移(水平向左) 
所以二者相对位移,即二者相对运动时木块没有掉离木板。二者共速后,又以向左减速至停下,设其向左运动的位移为
解得:   
最终木板左端点位置坐标为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在拉力F作用下,AB共同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m1)和B(m2)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A.a1=0,a2=0
B.a1=a,a2=0
C.a1aa
D.a1=a a2=-a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杂技“顶杆”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杆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A.(M + m)g-maB.(M + m)g + ma
C.(M + m)gD.(M-m)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3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
A.a2=2a1B.a2=3a1C.2a1<a2<3alD.a2>3a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质量为m的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竖直跳下,下落2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屈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假设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大小恒定,则
A.在空中运动时间等于触地后重心下降时间
B.在空中运动时间大于触地后重心下降时间
C.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大于3mg
D.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小于3m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两木块用轻绳连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外力F=12 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轻绳中的拉力F1=3 N,已知A木块的质量是m1=6 kg,则

A.B木块的质量m2=18 kg
B.B木块的质量m2=2 kg
C.B木块的加速度a2=2 m / s2
D.经过时间2 s,A木块通过的距离是1 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