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分)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2008年10月01日)  ⊙o⊙(译:目瞪口呆);⊙﹏⊙(译:傻眼);1切斗4幻j,↓b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分)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2008年10月01日)  ⊙o⊙(译:目瞪口呆);⊙﹏⊙(译:傻眼);1切斗4幻j,↓b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分)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2008年10月01日)  ⊙o⊙(译:目瞪口呆);⊙﹏⊙(译:傻眼);1切斗4幻j,↓b倒挖d!(译: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如今,在不少中学生的作业、日记中,信手一翻就能看见几处“火星文”。近年来,“火星文”汹涌而至,平时学生们在网上交流用的“火星文”,居然也出现在了课堂笔记、作业,甚至是考卷中。中学生喜欢“火星文”这种新鲜事物,就像是喜欢流行歌曲一样,如果谁不知道就等于落伍。另外,不少学生在来往信件或日记中常常使用“火星文”,不愿老师、家长看懂,以此捍卫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火星文”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友开始大量使用的以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相当奇异,故被称为“火星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要完全地通过人为渠道和措施来杜绝或禁止青少年不使用生造词汇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正规教育体制中来进行合理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排斥。”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答:  
(2)请你就这个现象写一段新闻评论。不超过100字。(4分)
答: 
答案
.(1)校园盛行“天书” 通用文字或遭“火星文”危机(得分要点:火星文盛行校园,1分;造成危机,1分)
(2)第一点:“火星文”对于中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通用的汉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掌握,确实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教师要主动介入对“火星文”现象的研究,引导学生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二点,“火星文”随着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而出现,具有新鲜、活泼、与时俱进的特点,符合青少年心理与生理的需要,这是“火星文”生存的土壤,但它毕竟只是一种作为娱乐、屏蔽长辈、青年人交流的工具,不可本末倒置,如果说因为偏好“火星文”而忽略了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学习,那将得不偿失。因此不宜大力提倡。
第三点,“火星文”现象反映了目前家庭学校教育与孩子们之间的隔阂,家长、学校、老师必须反思现行情况下如何更为有效地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

解析
(1)这是给新闻拟写标题考点。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压缩语段,历年来以新闻内容为主,这是因为新闻在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意义越来越大,阅读新闻成为公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拟写新闻标题和拟写一句话新闻、提取主要信息等非常接近,学会拟写新闻标题对解答其他题也有很多启示。做这种题,做到文题一致、文字简约并富有韵味。(2)这是一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生就新闻话题,进行评论,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写一段文字。(15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认真理解这段话表达的情感,写一段描写“母亲来找我,又悄悄转身回去”的情景。要求:⑴借鉴《背影》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表达一种毫不张扬而又深深的母爱。
⑵合理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⑶不少于200字。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把下面一首诗中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扩展后不超过70字。(6分)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5分)
《解放日报》10月17日刊登余秋雨关于“上海世博会文化构想”的演讲及答问。在谈到世博会的中国元素时,余秋雨认为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个人都是中国元素的当代的生命载体,我们每个人的高贵、自信、欢乐等就是中国元素的最佳体现。
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队伍后来成了“第一中国元素”。他们讲着流畅的外语,为外宾指路,帮助他们搬运行李,给他们介绍国内的山川名胜、风物特产……他们热情,大方,彬彬有礼,以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感染着外宾,他们成了中国元素的体现者。
请你写出一种“中国元素”,并对这一“元素”的主要表现和它所体现出来精神风貌作简要说明。(80字左右)
答: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重庆市叫停对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跆拳道和散打等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照顾。重庆市的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浙江某校因航模比赛获高考加分的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政策的公平性问题提出质疑。
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小燕所在的班级中“酷毙”、“哇噻”等词流行起来,她也觉得喊得很“爽”。不久,班里的同学开始使用“酱紫”、“GF”(女朋友)、“PMP”(拍马屁)等词语,起先她听得一头雾水,不知同学是从何处学会这种语言的,但很快也就学会娴熟运用这些词语。小学生们说他们不喜欢“一本正经”的话语交流,认为使用一些有趣的Q言Q语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简单明了,表达直接。
材料二: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陈老师告诉记者,一次,一个学生通过QQ给她发了条信息“酱紫,偶要稀饭,陈老师,88”。看到天书一样的网络语言,陈老师上网有意识的去接触网络语言。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了解,她感觉到,在小学阶段,网络语言应加以控制,不然,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答:                                          
(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体现出的问题的看法(不少于150字)。 (7分)
答: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