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小题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小题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氓》)
小题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潜《归园田居》)
小题3: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4: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苏轼《赤壁赋》)
答案

小题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小题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小题3:廊腰缦回,钩心斗角。
小题4: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罔、暧、缦、墟。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小题2: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3: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小题4: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小题1:五更鼓角声悲壮,                 。          (杜甫《阁夜》)
小题2: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小题3: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4: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小题5: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
小题6:                     ,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小题1: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小题2: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小题5: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小题6: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刘备没了甘夫人,周瑜设下美人计,以孙权妹妹为诱饵,骗刘备到东吴,却被诸葛亮识破,他将计就计,派大将关羽陪刘备过江到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孙权之妹与刘备结亲后随其回到荆州,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
B.诸葛亮隆中对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的立国之策,表明了他的政治家的远见,后来的形势发展完全证明其谋划的正确可行。 (《三国演义》)
C.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一队人马向曹军冲***。曹操大败,为了掩饰身份,先是丢弃所穿的红袍,后又割断长胡子,最后又扯着旗角包颈而逃,幸亏曹洪等人赶来,曹操才得以脱身。 (《三国演义》)
D.玛丝洛娃是一个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典型,她先是被主人驱赶,继而被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诱骗,落到生活底层。 (《复活》)
E.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表示要跟她到西伯利亚去,玛丝洛娃重新爱上聂赫留朵夫,完全按照他希望她做的去做了,戒了烟酒,不再卖弄风***。                   (《复活》)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作答。(5分,100字左右)
(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的故事,请问:歇后语讲述的是什么计策?为什么要实施这个计策?具体过程如何?结果怎样?
                                                                                         
(2)“岂有此理!”聂赫留朵夫同收拾好皮包的律师一起走进接待室时说,“这样明明白白的案子,他们还要死扣形式,把它驳回。真是岂有此理!”这里被驳回的是什么案子?为什么被驳回?请简述。    (《复活》)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