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豁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豁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豁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口”、“口”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 you。bt:即“变态”。口: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口: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结合《语言文字运用》中学到的造字法等方面的知识,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成或表意上的特点。(3分)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80字左右)(3分)
答案
(1)示例①象形,如“囧”字中的“八”像两条下垂的眉毛,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意思。
示例②会意,如“槑”字,两个“呆”字组合;是“呆”的两倍,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示例③谐音,如“3Q”,读音与英语“Thank you”相近,都是“谢。谢”的意思。
示例④缩略,如“bt”用汉语拼音的两个声母来表示“变态”。
(2)示例一:我反对屏蔽这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融入网民生活并且影响到现实语境了。屏蔽这些字词不准,但习惯了创造的网民会很快制造出新的代替字词,难道一下要继续屏蔽下去?人类创造文字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交流,出于这个目的,字词翻新,可以视为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思维方式,屏蔽“囧”和“槑”等语不是明智之举。
示例二:我赞成屏蔽这些网络语言。像“3Q”“bt”以及“囧”、“槑”等网络语言或是生造的字符或是生僻的汉字,都是不规范的用语,与我们国家倡导和推行规范汉字的政策背道而驰,而且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如果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并形成习惯,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而且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
解析
(1)特点与举例各1分,说明1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亦可。
(2)3分。
举一反三
填写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6分)
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
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是 ①         ;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五言
古风),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是“杨柳岸,
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 ②      ,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求之于时序,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三月,是温飞卿的鲜艳秾丽;西
北文化则是 ③      ,是王安石的朗肃内敛。上天以水的灵动和山的沉稳分别滋润
着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不至于太单调、太寂寞。
: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第I卷文言文中,明崇祯帝认为黄道周“性偏执”,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清乾隆帝却认为黄道周“立朝守正”,是“一代完人”。根据原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黄道周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之后,请你为斐济女孩拉维塔写一段安慰并表示美好祝愿的话,要求感情真挚,表达得体、准确、生动。(不少于150字,4分)
在2009年12月7日开幕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一名斐济代表在谈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危险的太平洋岛国时泪洒会场。大会开始后,来自斐济的女孩拉维塔哽咽地诉说:“我有一个梦想,15年后我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他们会有一个家。而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一个美丽的岛屿。” “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可是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却最大。”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的敬辞谦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B.他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如今他画的鸟已经是栩栩如生了。
C.谢谢你,你来看我,我就感激万分了,还买这些东西,我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只好
笑纳了。
D.我才疏学浅,怎么能当学习委员呢?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课文分析这个人物形象,80字左右,(6分)
祥林嫂    老贝尔曼   窦娥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