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 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日:“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五岁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日“聘君”。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俄而秉等伏诛。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迁太尉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选自《梁书·陶季直传》)
        [注] ①染衣:染服,僧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服阕     忧:担心
B.与季直素     善:友好
C.左卫司马     领:兼任
D.政清静     尚:崇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     )
①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②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季直“早慧”,他的祖父陶愍祖“异之”,是“异”其“智”;此后,陶季直面对祖父摆出的四匣子银子竟能首先考虑辈分有序,陶愍祖“益奇之”,则是“奇”其“品”。
B.陶季直“及长”为官,无论是担任京城官员,还是出任地方官员,施政都非常推崇“清静”,当地的百姓不仅认为他的施政之举“便”民,而且称誉他任职之处清静和平。
C.陶季直认为刘秉、袁粲二人都是儒生,他们推翻齐高帝的图谋必败,因此坚决不参与他们的谋反,而日后刘、袁二人伏罪处死的结局也充分验证了陶季直预见的正确性。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二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平素行政廉洁,死后家徒四壁,子孙都没有安葬他的钱,众人无不伤心落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B
4.(1)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愍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奇。
(2)接连让他担任司空司徒主簿同,把府中事务托付他处理。
(3)陶季直一向生活清苦,无与伦比,又隐居十多年。(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下列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臣侍汤药,未尝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
B.①门衰祚 ②但以刘日西山
C.①辞不赴 ②人危浅
D.①诏书特下,臣郎中 ②谨表以闻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解多义。         
七月既(    )        
西夏口(    )    
日夜将军至,岂敢反乎(    )        
德高重(    )        
并汾乔木,秋先陨(    )
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解多义。
①抱明月而终(____)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也,而见者远(____)        
③以我之,攻敌之短(____)    
④而卒莫消也(____)        
⑤臣闻求木之者,必先固其根本(____)        
⑥无贵无贱,无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解多义。
窈窕之章(    )        
曰(    )歌      
③倚而和之(    )        
④茅屋为秋风所破(    )
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知俊,字希贤,徐州沛县人也。姿貌雄杰,倜傥有大志。始事徐帅时溥,为列校,溥甚器之,后以勇略见忌。唐大顺二年冬,率所部二千人来降,即署为军校。知俊披甲上马,轮剑入敌,勇冠诸将。太祖命左右义胜两军隶之,寻用为左开道指挥使,故当时人谓之“刘开道”。天祜三年冬,以兵五千破岐军六万于美原。三年五月,封大彭郡王。
        时知俊威望益隆,太祖雄猜日甚,会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无罪见诛,知俊居不自安,乃据同州叛,分兵以袭雍、华。太祖闻知俊叛,遣近臣谕之曰:“朕待卿甚厚,何相负耶?”知俊报曰:“臣菲背德,但畏死耳!王重师不负陛下,而致族灭!”太祖复遣使谓知俊曰:“朕不料卿为此。昨重师得罪,盖刘捍言阴结郡、凤,终不为国家用。我今虽知枉滥,悔不可追。致卿如斯,我心恨十盖刘捍误予事也,捍一死固未塞责。”知俊不报,遂分兵以守潼关。太祖率兵进讨,攻潼关,下二寻而王师继至,知俊乃举族奔于凤翔,岐王李茂贞厚待之,加检校太尉。寻命率兵攻围灵武。武节度使韩逊遣使来告急,太祖令康怀英率师救之,师次邻州长城岭,为知俊邀击,怀英败茂贞说,署为泾州节度使。
        既而为茂贞左右石简颥等间之,免其军政,寓于岐下。茂贞犹子继崇镇秦州,因来宁觐,知俊途穷至此,不宜以谗嫉见夺,茂贞乃诛简颗等以安其心。继崇又请令知俊挈家居秦州,刊丰给,茂贞从之。未几,邪州乱,茂贞命知俊讨之。时郡州都校李保衡纳款于朝廷,末帝遣霍威率众先入于郡,知俊遂围其城,半栽不能下。会李继崇以秦州降于蜀,知俊妻孥皆迁于成:遂解邻州之围而归岐阳。以举家入蜀,终虑猜忌,因与亲信百余人夜斩关奔蜀。
        蜀王王建待之甚至,即授武信军节度使,寻命将兵伐岐,不克,班师。久之,复命为都统领军伐岐。时部将皆王建旧人,多违节度,不成功而还,蜀人因而毁之。先亦,忌之,尝谓近侍曰:“吾渐衰耗,恒思身后。刘知俊非尔辈能驾驭,不如早为之所。”伪蜀天汉年冬十二月,建遣人捕知俊,斩于成都府之炭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十三》,有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为左开道指挥使     寻:不久
B.昨重师得罪     得罪:获罪
C.为知俊击     邀:拦截
D.蜀人因而之     毁:败坏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刘知俊骁勇善战和反复无常的一组是(    )
A.姿貌雄杰,倜傥有大志        率所部二千人来降
B.轮剑人敌,勇冠诸将            因与亲信百余人夜斩关奔蜀
C.以兵五千破岐军六万于美原        刘知俊非尔辈能驾驭,不如早为之所
D.遂解邻州之围而归岐阳        知俊乃举族奔于凤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知俊本来在徐州镇主帅时溥手下做列校,后来被猜忌而率部属两千人投降后梁。祖曾任命他担任左开道指挥使,所以当时人又称他“刘开道”。
B.太祖的猜忌、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无罪被***使刘知俊惶恐不安,于是刘知俊占据同乱,和太祖分庭抗礼,后又逃跑到凤翔投奔岐王李茂贞。
C.投奔李茂贞后,刘知俊先是担任检校太尉,后因为击败康怀英的军队立下战功又担州节度使,而后又因受到李茂贞的猜忌被剥夺了军政大权。
D.刘知俊才能突出,蜀王王建虽然优待他,但对他也很猜忌,因担 心自己死后没有人    驾驭刘知俊,于是派人逮捕刘知俊,并把他处死以绝后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卿如斯,我心恨恨十盖刘捍误予事也,捍一死固未塞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俊途穷至此,不宜以谗嫉见夺,茂贞乃诛简颗等以安其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