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粱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①鞅掌:事务繁杂。
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身学,自汝得之——笃:重视,专心
B.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C.耽玩典籍,忘寝与食——耽玩:潜心玩味
D.自求帝借书——表:表达
答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之心    独夫:失去人心的统治者    
B.思先祖父   厥:其
C.理宜然    固: 本来                 
D.八州而朝同列 序:顺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尺寸之地       然秦区区之地   
B.多于南亩农夫      暴秦欲无厌
C.不敢言敢怒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3.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义。
①思厥先祖父(        )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         )
③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   (        )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划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倚南窗以寄傲,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B.无路请缨,终军之弱冠   等:   等同
C.帝乡不可期         帝乡:  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
D.故九万里,则风在下矣。  斯:则,就。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对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本来
B.余独好以为常    修:学习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片刻
D.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互相连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小人之过必(掩饰)
B.久不忘平生之言(通“约”,贫困)
C.学而不(厌倦)
D.就有道而焉(接近,靠近)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1.下面文句中加粗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闻也固先乎吾     不足为外人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人生而知之者      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师者,所以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也久矣
2.下面文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 朝济而夕设版
B.则群聚笑之    顺风
C.句读不知     师道不复可知矣
D.吾师道      其闻道固先乎吾
3.下列各文句中均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⑤用心一也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⑧吾从而师之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③⑤⑥⑧
4.下列文句与“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对下列句子当中加粗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之    
粪土当年万户侯    
食埃土,饮黄泉    
④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⑤假舟辑者,非能也     
⑥是故益圣,益愚     
学而遗    
⑧炊不暇熟, 又挈挈而
A.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C.①/③④/②⑤⑧/⑥⑦            
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6.翻译上述文段中划线的文言语句。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