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谊追伤之,因以自喻。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先是,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 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贾嘉最好学,世其家。 刘向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 【注】①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敬之属尽害之属:类 | B.乃短贾生曰短:诽谤 | C.故贾谊以此讥上讥:指责,非难 | D.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卒:最终 | 小题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能直接说明贾谊才学优异的一组是 ①(贾谊)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②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③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 ④谊追伤之,因以自喻 ⑤文帝思谊,征之 ⑥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文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 | B.读书人认为贾谊很有才能,而绛侯、灌侯等人却认为贾谊学识浅薄。 | C.贾谊曾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都一一实行。 | D.文帝向贾谊问及鬼神的事,被贾谊的回答所折服,认为自己的见识不如贾谊。 | 小题4: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①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死后,说“***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关键词:是、何异于、而。)②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关键词:参省、乎、知。)③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的跟着他。(关键词:兵、云集响应、景从。)④不懂句读,不能解决疑惑。(关键词:句读之不知。) |
解析
小题1: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审查,以确定正误。题中,C项错误在于,“讥”的意思应是“规劝”。 小题2: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内容能直接说明贾谊才学优异的一组”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逐一仔细审查。不难发现,④写贾谊因为遭遇同屈原相近而悲伤,⑤写汉文帝思念贾谊,又让贾谊回到身边,⑥是介绍贾谊的后人:都不合题干要求,故凡含此三句的选项都应排除。 小题3: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文字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其中,C项错误在于“汉文帝刚刚即位,都一一实行”。原文是,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是”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何异于”译为“同什么相比,有什么不同”,“而”作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并且”。第(2)句中的“参省”译为“检查自己”;“乎”同介词“于”,表动作对象,译为“对”;“知”即智慧。第(3)句中的“兵”即兵器;“云集响应”和“景从”应分别译为“像云那样汇集,像回声那样呼应”和“像影子一样跟从”。第(4)句中的“句读之不知”是宾语前置句,应译为“不知道句读”。 【参考译文】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于是汉文帝后来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因为被贬而离开京城,贾谊的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缅怀屈原,因为他的遭遇而感伤,并把他与自己相类比。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只鵩鸟飞进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边。鵩鸟的外形跟猫头鹰一样,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祥的鸟。贾谊因为被贬到长沙,而长沙又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所以自认为寿命不长,悲痛伤感,就写下了一篇赋来自我安慰。一年多之后,文帝思念贾谊,就把贾谊召回京城。到了之后,就进去拜见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后来)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之前,天下太平安定不久,国家的制度比较宽松。贾谊多次上疏皇帝,陈述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匡正和建设。当时,丞相周勃被免职而回到他的封地,有人告密说周勃要谋反,于是周勃就被抓起来,并被押到长安的监狱里面进行审问,最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一事,就让周勃的爵位和封地重新恢复。贾谊通过这件事去劝谏汉文帝,汉文帝完全接纳贾谊的观点,并按照礼节对待大臣。 汉武帝即位,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 刘向说:贾谊对三代和秦朝之所以太平和暴乱的原因相关论述,十分的得体,切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即使是古代的伊尹、管仲,也不可能比他高明多少。假如当时能够被重用,他必定能建立伟业,但是他被一些平庸的大臣陷害,这是十分叫人悲痛的事。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河南确山知县。县遭明季流寇残破,琠拊流亡,辟芜废,垦田岁增,捕获盗魁诛之。师下云南,县当孔道,舆马粮饷,先事筹办而民不扰。康熙十三年,以卓异入为吏部主事,历郎中。累迁通政司右参议。刑部尚书魏象枢亟称其贤。二十年,特擢右通政,累迁左副都御史。 二十八年,迁兵部侍郎,寻授湖广巡抚。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陕西饥,流民入湖广就食,令有司分赈,全活甚众。三十一年,诏以荆州兵船运漕米十万石至襄阳备赈,琠议:“兵船泊大江下至汉口受米,复西上抵襄阳,计程二千余里。令原运漕船若乘夏水顺道赴襄阳,仅七百里余,即以便宜行事。”疏入,上嘉之。未几,丁母忧,服未阕,即授湖广总督,仍听终制乃赴任。故事,土司见州县吏不敢抗礼,其后大吏稍稍假借之。琠至,绝馈遗,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或犯约束,檄谕之,无敢肆者。 三十五年,召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典会试。上北征回銮,顾迎驾诸臣,褒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居官之廉,即擢琠为刑部尚书,而以鹏翮为左都御史。三十七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奏对皆竭忱悃,上每称善。所荐引多贤能吏。 三十九年,复典会试,上手书“风度端凝”榜赐之。寻具疏乞休,不允。上尝临米芾书以赐琠,书其后曰:“吴琠宽厚和平,持己清廉。先任封疆,军民受其实惠。朝中之事,面折廷诤,能得其正。朕甚重其能得大臣之体。”四十四年,卒,谥文端。翰林院撰祭文,上以为未能尽琠,敕改撰。吏部奏大学士缺员,上以琠丧未归,悬缺未即别除,曰:“朕心不忍也。” 琠所至多惠政,两湖及确山皆祠祀。初,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有司议增沁粮一千三百石,琠力争乃已。乡人德之,立祠以祀。雍正中,祀贤良祠。 (《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琠拊流亡,辟芜废辟:开辟,开垦 | B.仍听终制乃赴任听:听说,听到 | C.或犯约束,檄谕之檄:发布檄文 | D.乡人德之,立祠以祀德:感激,感恩 | 小题2:下列各组中,全都说明吴琠“宽厚和平”、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3分) ①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 ②捕获盗魁诛之 ③琠拊流亡,辟芜废 ④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 ⑤朝中之事,面折廷诤 ⑥流民入湖广就食,令有司分赈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朝廷大军南下云南时,确山县负责供应的车马粮饷,吴琠都在事前筹办妥当而没有侵扰百姓。 | B.吴琠上书建议:兵船运米到襄阳不如让运漕米的船夏天大水时顺长江赶赴襄阳路程短,运费便宜。 | C.吴琠宽厚平和,清正廉洁,对于国家大事,能够在朝廷上当面争论,知道做大臣的本分,皇帝非常看重他。 | D.能够主持会试是非常荣耀的事,而吴琠又两次主持,可见他为人正派,清正廉洁,深得皇帝的信任。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5分) (2)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5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白牛生者,金华潜溪人,宋姓,濂名。尝骑白牛往来溪上,故人以白牛生目之。 生躯干短小,细目而疏髯,性勤。他无所嗜,惟攻学不怠。与人言《六经》,或厌其繁,生曰:“吾舍此不学也。《六经》其曜灵乎?一日无之,则冥冥夜行矣。”或笑其迂,生曰:“我其迂哉?我若迂,孟子则迂之首矣。”生好著文,或以文人称之,则又艴然怒曰:“吾文人乎哉?天地之理,欲穷之而未尽也。圣贤之道,欲凝之而未成也。吾文人乎哉?”生不肯干禄,或欲挽之使出。生曰:“禄可干耶?仕当为道谋,不为身谋。干之,私也。”生安于义命,未尝妄有所为,或疑其拙,生曰:“我契以天,不合以人,是乃巧之大者,拙乎哉?”生慕孔、颜之乐,言及之,手足舞蹈不已。或以为狂,生曰:“吾能知之,恨未能允蹈之,奚其狂?”生幼多疾,常行服气法。或诮其欲久生,生曰:“盗跖甚夭,颜子甚寿,子知之乎?”生虽贫,喜色常溢眉宇间。或诘之,生曰:“吾内足乐也。内既足乐,无人非,无鬼责,得亦乐,失亦乐,我何忧哉?”生御恶衣粗馔安之。或虑其诈,生曰:“锦衣与卉服虽异,暖则一。糟核与淳熬固殊,饱则均。何诈为?”生不贵贵人不贫贫人或尤其无别生曰贵自贵尔于我何加焉贱自贱尔于我何损焉 生遇物以诚,三尺之童,莫之敢欺。或讥其同,生曰:“我道盖如是,同不同弗知也。”生好著屐登山,遇境胜处,注目视弗释。或恶其癖,生曰:“吾于峦容川色,见三代之精华,不忍舍也。” 生年四十有六,发无白者。日坐一室中,或澄思终日,或执笔立言,动以贤圣自期。适有画史,貌生之骑白牛者。生大笑,以为得其真,故自疏其事如左,曰《白牛生传》云。 (选自明宋濂《白牛生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攻学不怠擅长 | B.恨未能允蹈之遗憾 | C.遇境胜处优美 | D.貌生之骑白牛者描画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或笑其迂 ②我其迂哉 | B.①孟子则迂之首矣 ②则又艴然怒曰 | C.①生安于义命 ②吾于峦容川色 | D.①或以文人称之 ②动以贤圣自期 |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不贵/贵人不贫/贫人或尤其无别/生曰/贵自贵/尔于我何加焉/贱自贱/尔于我何损焉 | B.生不贵/贵人不贫/贫人或尤其无别/生曰/贵自贵尔/于我何加焉/贱自贱尔/于我何损焉 | C.生不贵贵人/不贫贫人/或尤其无别/生曰/贵自贵尔/于我何加焉/贱自贱尔/于我何损焉 | D.生不贵贵人/不贫贫人/或尤其无别/生曰/贵自贵/尔于我何加焉/贱自贱/尔于我何损焉 |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牛生就是宋濂,他认为一幅骑着白牛的肖像能够体现自己的本真,就写了这篇《白牛生传》,表达了自己对诸多问题的看法。 | B.宋濂对《六经》推崇备至,把它比作给人送来光明的太阳,别人说他迂腐,他不同意;称他为“文人”,他很生气,表示不屑为。 | C.宋濂仰慕孔子颜回,安贫自乐,一说起来,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他穿破旧的衣服,吃粗粝的食物,认为能够穿暖吃饱就可以。 | D.宋濂自小多病,讲究养生之道,40多岁,满头黑发。他待人以诚,对什么人都一样。喜欢穿木鞋登山,对着好风景便流连忘返。 |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禄可干耶?仕当为道谋,不为身谋。干之,私也。(3分) ②内既足乐,无人非,无鬼责,得亦乐,失亦乐,我何忧哉?(4分) ③日坐一室中,或澄思终日,或执笔立言。(3分) |
阅读以下《论语》文段,完成各小题(15分) ①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②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③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④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⑤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⑥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⑦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⑨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⑩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⑾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⒀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⒁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 者。 小题1:选出加线的字词翻译错误的一项 A.举直错诸枉:通“措”,安置。 | B.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选拔人才 | C.造次必于是:做了错事 | D.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 小题2:选出加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 A.可以托六尺之孤 | B.颠沛必于是 | 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 D.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 小题3:选出加线的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 A.尧舜其犹病诸知我者其天乎 | B.己欲立而立人色取仁而行违 | C.不如丘之好学也我非生而知之者 | D.不以其道得之敏以求之者也 | 小题4:选出句式特点与“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一致的一组 A.富哉言乎 | B.选于众 | C.德之不修 | D.事其大夫之贤者 | 小题5:选出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组 A.孔子认为所谓的仁人,就是能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想要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 B.孔子认为,真正的通达的人,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察觉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地方。 | C.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东西,贫贱是人人都想要摆脱的东西,但一定要以不违背仁德的方法去实现。 | D.孔子认为,即使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不应该埋怨上天,不应该责怪别人,而是应该向下学习礼乐,向上通达天命。 |
|
阅读《师说》一文,完成后面的题(9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 | B.推辱主帅推:追究 | C.不痛绳之绳:捆绑 | 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 小题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 C.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 小题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5分) (2)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