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小题1:公西华认为“弟子不能学”的东西是什么?(1分) 小题2: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言论似有矛盾之处,如何理解此矛盾?(3) |
答案
小题1:孔子“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 小题2:⑴在第一章中孔子强调自己“诲人不倦”;在第二章中孔子却有“则不复也”(即不再教他)的话。 ⑵这两章里孔子的言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诲人不倦”表明孔子的育人态度,而第二则既强调了教育的方法,强调教育者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又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老师才会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联系上文内容可知,孔子比较谦虚,不敢把自己看做圣人和仁人,但是承认自己有“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所以公西华认为“弟子不能学”的东西是“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理解这两段材料的含义,摆明自己的观点。第一则材料中“诲人不倦”表明孔子的育人态度,而第二则材料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老师才会“诲人不倦”。所以对于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两则言论没有矛盾。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把我比作圣人和仁人,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照着他们的样子去做而不厌烦,用他们的思想去教育别人而不知疲倦,可以说的也就这么多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所学不到的。”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
举一反三
下列各组词语解释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风致:美的姿态。不绝如缕缕:细丝。 | B.干禄:求功名利禄。偭规矩而改错偭:背向、违背。 | C.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 D.桂棹:木兰做的桨。渠会永无缘渠,相。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22分)。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 吴许升妻者,吕氏之女也,字荣。升少为博徒,不理操行,荣尝躬勤家业,以奉养其姑。数劝升修学,每有不善,辄流涕进规。荣父积忿疾升,乃呼荣欲改嫁之。荣叹曰:“命之所遭,义无离贰!”终不肯归。升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寻被本州辟命,行至寿春,道为盗所害。刺史尹耀捕盗得之。荣迎丧于路,闻而诣州,请甘心仇人。耀听之。荣乃手断其头,以祭升灵。后郡遭寇贼,贼欲犯之,荣逾垣走,贼拔刀追之。贼曰:“从我则生,不从我则死。”荣曰:“义不以身受辱寇虏也!”遂***之。是日疾风暴雨,雷电晦冥,贼惶惧叩头谢罪,乃殡葬之。 酒泉庞淯母者,赵氏之女也,字娥。父为同县人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后遇于都亭,刺***之。因诣县自首。曰:“父仇已报,请就刑戮。”禄福长尹嘉义之,解印缓欲与俱亡。娥不肯去,曰:“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后遇赦得免。州郡表其闾。太常张奂嘉叹,以束帛礼之。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踵:接着 | B.能弦歌,为巫祝弦:弹奏 | C.荣尝躬勤家业,以奉养其姑姑:姑母 | D.太常张奂嘉叹,以束帛礼之礼:以礼相待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出入之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B.荣迎丧于路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C.荣乃手断其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解印缓欲与俱亡未得与项羽相见 |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能表现四位女性“烈女”节操的一组是( ) ①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②遂投江而死 ③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 ④义不以身受辱寇虏也 ⑤因诣县自首 ⑥后遇赦得免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昭在她的兄长班固去世后,奉汉和帝之命继续写作《汉书》并最终完成了此书,她的儿子也因此被皇帝封为关内侯,并官至齐国的宰相。 | B.曹娥是一个孝女,其父溺水而亡却不能找到尸首,她沿江号哭,昼夜哭声不断,嚎啕不绝,最终投江而死,表现出了对父亲的孝道。 | C.吕荣的丈夫最初爱赌博,不爱学习,她多次流着泪规劝,终于感动丈夫寻师远学,在丈夫遇害后,不向盗贼屈服,保全了自己的名节。 | D.赵娥性格坚韧,在父亲被人***害后,潜藏刀兵,等待了十多年终为父报仇,报仇后又主动去自首,并拒绝禄福长尹嘉释放她的好意。 |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5分) (2)父为同县人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5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22分)。 先君序略 戴名世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①;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家口。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 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馀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 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请,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可起,始使人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也。 (节选自《戴名世文集》) [注]①畛城:范围,界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赀 资财 | B.不敢犯;犯之亦不校 校:计较 | C.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遇:待遇 | D.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恨:遗憾 | 小题2:以下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B.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C.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樊将军以穷困归丹 | D.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秦王恐其破壁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3分)A.戴氏家族世代讲究孝悌之义,勤勉劳作,在乡里被人称道。县里的官员常去戴家赠送财物表达问候,借以教诲县邑里的百姓。 | B.戴硕为人忠厚谦让,从不说人坏话,也不曾和人闹翻过脸或恶语相向,即使被人侵犯也不计较他人过失。因为他的醇厚谨慎,在二十一岁时,补官博士弟子。 | C.戴硕文思敏捷,诗文非常出色,但是科举考试历尽坎坷,所以,常常感到忧伤愤懑,诗文中充满一种凄苦悲凉的情调。 | D.先君戴硕在担任私塾教师时因病亡故,死时穷困忧患,又客死他乡。作者借洲人哭“天无眼”,抒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敬、愧悔和悲痛之情。 | 小题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A.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 B.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 C.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 D.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兴起者,辄喜不寐(3分) (2)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4分) (3)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3分) |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注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富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 注掊:搜括。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白其事于上 白:禀报 | B.神宗嘉纳之纳:采纳 | C.擅发常平粟赈贷发:征发 | D.诏遣使按视 按:查究 | 小题2:以下四组句子,分别表现范纯仁“敢谏”和“爱民”的一组是( )A.致主处身,二者胥失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 | B.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 C.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 | D.法不至死,以情***之,岂理也邪? 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纯仁认为朝廷军费是由田税所出,故惩治了毁损百姓庄稼的宫廷卫士;他反对以变法搜括钱财,侵害百姓,认为这将使百姓不敢言而敢怒。 | B.范纯仁敢于弹劾权贵,他指出宰相富弼身为三朝重臣,深受朝廷恩顾倚重,却称病家居,这是不肯效力君主、担当重任的行为,也是立身处世方面的缺失。 | C.范纯仁为政宽缓,对轻罪的囚犯,并不像一般官吏那样使他们在狱中疾病而死,而是给他们自新的机会。这样一年之后,被关押的囚犯大半出狱了。 | D.范纯仁担任宰相时,依据公议荐举人才,并不为了将人才罗致到自己门下,也不要被举荐的人知晓感恩,只求朝廷所任用的是正直的人。 | 小题4:(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 人 虽 至 愚 责 人 则 明 虽 有 聪 明 恕 己 则 昏 苟 能 以 责 人 之 心 责 己 恕 己 之 心 恕 人 不 患 不 至 圣 贤 地 位 也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4分) ②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3分)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龄其第五子也。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稍长,补郡学弟子员。 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是时,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慑。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注]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岁恶,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及至兴国,地滨大江,俗俭啬而鲜知学。九龄不以职闲自佚,益严规矩,肃衣冠,如临大众,劝绥引翼,士类兴起。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床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阖门百口,男女以班各供其职,闺门之内严若朝廷。而忠敬乐易,乡人化之,皆逊弟焉。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吕祖谦常称之曰:“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注]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一般立在军营中或船舶上,以便随时观测风向。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宗:尊崇 | B.九龄不以职闲自佚佚:放纵 | C.服除,调全州教授服:服从 | D.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措:放弃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陆九龄性情“周谨”的一组是 ①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 ②益严规矩 ,肃衣冠 ③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④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 ⑤整襟正卧而卒 ⑥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九龄尊崇程氏的学说,但在秦桧把持朝政时,没人讲程氏之学,学员都不遵循礼法,陆九龄干脆回家,一边跟着父亲兄长努力讲学,一边求名师读百家,昼夜发奋博览群书。 | B.陆九龄在乾道五年考中了进士,本来被调任为桂阳军教授,但因为亲近黄老道家学说,就改任兴国军教授。只是还没上任,就赶上湖南的茶寇剽掠庐陵,人心惶惶。 | C.陆九龄不仅在追求博学和习武练兵上用心,在治家方面也井然有序,他以礼传教对社会影响也比较大。他去世后,皇帝赐谥, 吕祖谦也给予了他很高评价。 | D.陆九龄对于向他求教的人其授课方法是灵活的,如果人家需要他讲,他就从容地陈述讲解;如果人家没有什么和他交谈,那他也不急于阐说。 | 小题4:(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岁恶,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3分) ②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4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六处,3分)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师谁?”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若何,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者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