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斧斤时入山林 ②申之孝悌之义 ③何异于刺人而*** ④斯天下民至焉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黎民不饥不寒。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之以桑
B.弃甲曳而走
C.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D.假舟辑者,非能
小题4: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①养生丧死无憾 ②不违农时 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
小题5: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D.孟子用“刺人而***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D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以,前者为“按照”;后者为“用”。之,前者为代词;后者为结构助词,的。所以选A。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然而,古义:这样还;今义:表转折。所以选A。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活用能力。A树,动词;C王,名做动词;D水,名作动词,故均为名词用作动词;B没有活用现象。所以选B。
小题4: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①⑥是仁政后的表现。所以选B。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表明害民的是荒年”不正确。所以选D。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9分)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袓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此辟儒之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法家者流,盖出於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生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喜欢攻击别人隐私的人)为之,则苟钩釽析乱(屈曲破碎、支离错杂)而己。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诸家者,不犹愈于野乎? 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诸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观万方之略矣。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节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此辟儒之祸患
B.而欲以治达到
C.天下同归而殊,一致而百虑途径
D.各推所长,穷究虑知道、明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①此所长也
②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B.①及拘者为之,则牵禁忌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
C.①古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②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①若能修六艺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在诸子百家中,儒家能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在各派道术中最为崇高。
B.法家的长处在于奖赏有信用,处罚必施行,而舍去仁爱,专用刑法,则是刻薄之人对他的扭曲。
C.孔子认为,使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独当一面、应对进退的能力,接受任命就不能推辞。
D.圣明的君主如果能修明六经的学说,对诸子百家学说取长补短,就可以通达治国之术了。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4分)
(2)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3分)
(3)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批大郤,导大窾, 其固然
B.止一岁,请归取孥敛不凭棺,窆不临其穴
C.去,以手阖门 得软脚病
D.缦立远视,而望焉教吾子与汝子,其成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双音节词,其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C.室仅方丈D.视为止,行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的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后人哀之而不之不有佳,何伸雅怀
B.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仓皇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身强者夭而病者
D.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先大母婢,二世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后遂以令著:显著。
B.以天下之疑释:消除。
C.多不行格:搁置。
D.永和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3分)
①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      ②不宜以小故置之
③尤不可深责主将                ④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
⑤公执以为不可                  ⑥公为之亦自若也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
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2)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