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梅长公传钱谦益公讳之焕,字长公,黄之麻城人。其先,宋宛陵先生后也。公十岁丧父,从其母刘,居东山之沈庄,日课书盈寸。倜傥雄俊,异于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梅长公传钱谦益公讳之焕,字长公,黄之麻城人。其先,宋宛陵先生后也。公十岁丧父,从其母刘,居东山之沈庄,日课书盈寸。倜傥雄俊,异于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梅长公传
钱谦益
公讳之焕,字长公,黄之麻城人。其先,宋宛陵先生后也。公十岁丧父,从其母刘,居东山之沈庄,日课书盈寸。倜傥雄俊,异于凡儿。年十四,为诸生。台使者按部阅武,骑马横绝教场,使者怒,命与材官角射,执弓腰矢,射九发连九中,中辄一军大呼以笑。长揖上马径去,使者不而罢。
万历癸卯,与应山人杨涟同举于乡,以功名节义相期许,盱衡扺掌,视举世无如也。甲辰举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高阳孙少师以史官同馆,性严重,不可一世士,独推重公。公在馆中,语则矫尾厉角,坐则掀髯摇扇,视馆阁诸公低头缓步,恒目笑不自禁也。
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疏屡上,不见省。部党角立,如敌国不相下。一无所附离,每有封驳,恒两非之。其大指务在破私交,绌党论,矫时救弊,爱惜人才而已。
居六岁,出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惠狱多冤结,拷一连十,累岁不得决。闭门周视案牍,期旦日会堂下,据案呼囚,明举其刑书云何,据几决遣,狱成于手中,奄忽如神。
宦家子依倚父势,恣为利,禽治之不可得。使人晓谕其父:“若欲其子出而生乎,抑匿而死乎?”其父大寤,听其子就理命。冤民如墙而立,占人田园若干,攫金钱若干,以次质对,尽反其侵掠,则缚狠子痛箠之曰:“用以谢乡人,并以谢而父也。”卒自刮磨为善士。
海寇袁八老掠潮***守吏,潮非公所部,自请往剿。严兵扼海道,绝馈运,断樵汲,散免死牌数千,首服者接踵。八老窘迫,乘潮夜遁,乞降于闽。公督学山东,八老率舟师援辽,谒公于登。公语之曰:“海上之役,不得望见颜行,今何以在此?”八老泥首谢曰:“畏公天威,是以走闽,今日敢不为公死乎?”公文人不便武事,其为剧寇畏服如此。
其视学,阔略教条,谢绝请寄,考课之暇,进诸生而教诫之。贤者降阶执手,重以慰藉;不类者嚼齿唾骂,以夏楚。诸生始而骇,中而服,久而歌思颂慕,咸以为师保父母也。
(节选自《牧斋初学集》)
[注]夏jiǎ楚,古代学校体罚越礼犯规者的两种用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者不而罢怿:喜悦
B.破私交,党论绌:不足
C.恣为利        奸:坏事
D.以夏楚    申:训诫
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部表现梅公为人处事能使人心服的一项是(3分)(  )
①性严重,不可一世士,独推重公
②一无所附离,每有封驳,恒两非之
③据几决遣,狱成于手中,奄忽如神
④其父大寤,听其子就理命
⑤今日敢不为公死乎
⑥诸生始而骇,中而服
A.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长公年幼丧父,随母家居。他文武兼修,每天坚持研习的书有寸把厚,他自小就不同于普通的孩子,十四岁就成为生员。
B.梅长公应举时,与杨涟志同道合,经常以功名节义互勉。扬眉举目,击掌而谈,认为世上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们。后来在翰林院供职时,眼界极高的孙少师却惟独推重他。
C.梅长公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时,将数年不决的案件很快判定,又促使久抓不获的官宦子弟自首,接受惩罚。
D.梅长公潮州平乱时,一方面断绝了海寇的粮道,一方面给前来自首者发放免死牌,结果袁八老不战而溃,俯首谢罪。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怒,命与材官角射,执弓腰矢,射九发连九中,中辄一军大呼以笑
(2)使人晓谕其父:“若欲其子出而生乎,抑匿而死乎?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使者大怒,命令梅公与武士比赛射箭。梅公手里拿着弓,腰上挂着箭,射九发连中九发,每射中一次,整个军队总是大呼而笑。(大意2分,“角”“腰”“辄”各1分)(2)梅公派人告知他父亲:“你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活下来呢,还是想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被判死罪呢?”(大意2分,“晓谕”“若”及句式各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绌:同“黜”,消除。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此题解释为“不足”是典型的以今释古,和后面的“党论”无法搭配。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梅公”性格特征是“为人处事能使人心服”,②只是他的行为,无“心服”的结果,③表明他判案迅速,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根据文意“八老率舟师援辽,谒公于登”,袁八老俯首谢罪在登州,此题地点错误。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重点词语:(1)角——比赛,腰——腰上挂着箭,辄——每。(2)晓谕——告知,若——你,抑——还是。
【参考译文】
梅公名之焕,字长公,黄州麻城人。他的祖先,是宋朝宛陵先生(梅尧臣)的后人。梅公十岁时父亲去世,他跟随母亲刘 氏住在东山的沈庄,每天研习的书文(摞在一起)超过一寸厚。他为人洒脱,英武雄壮,不同于普通的孩子。梅公十四岁时就成为生员。某台使巡视部属,检阅武事,梅公骑马横穿教场。使者大怒,命令梅公与武士比赛射箭。梅公手里拿着弓,腰上挂着箭,射九发连中九发,每射中一次,整个军队总是大呼而笑。梅公作了个长揖后上马径自离开,使者虽不高兴也只好作罢。
万历癸卯年,梅公与应山人杨涟在乡试中一同中举,二人用功名节义来相互勉励,扬眉举目,击掌而谈,认为世上没人能比得上他们。甲辰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高阳的孙少师凭借史官的身份与梅公同在翰林院任职,他性情严肃稳重,看不上天下的士人,唯独推许尊重梅公。梅公在翰林院中,说话时锋芒毕露,坐着时也谈笑风生,看到翰林院众同僚低着头慢步走,总是忍不住眉开眼笑。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建树。他多次上书,没有被关注。当时朋党对峙,就像敌对的两个国家,争执得不相上下。梅公哪方也不依附,每遇到封还诏敕的情况,梅公总是批评双方。他的主要意图在于破除私下勾结,废除朋党之间的争论,矫正挽救时弊,爱异人才罢了。
过了六年,梅公出京担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惠州的案件多有冤屈,审讯一件案子就会牵连到十件,多年得不到决断。梅公闭门仔细察看案卷,约定第二天当堂会审,按案卷传呼囚犯,根据刑法条文一一说明,当堂审判发落,案件随手判决,快速如神。
一个官宦子弟依仗父亲的势力,肆意干坏事谋利,官府想要捉拿惩处他,却抓不到他。梅公派人告知他父亲:“你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活下来呢,还是想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被判死罪呢?”他的父亲幡然醒悟,听任他的儿子顺应法理,听凭天命。受冤的百姓像一堵墙站着,控诉他霸占别人的田地多少,夺取钱财多少,依次和他对质。梅公把他侵犯掠夺的财产全部返还给百姓,捆住这个坏小子鞭打他说:“以此向乡人谢罪,并向你的父亲谢罪。”官宦之子最终自我磨砺,成为好人。海盗袁八老抢掠潮州***死了守吏,潮州不是梅公管辖的地方,梅公主动请求前往剿匪。他派重兵据守海路,断绝了海盗的粮食物资运输,散发了几千块免死牌,投降服罪的人一个接一个。袁八老处境困窘,乘着涨潮在夜里逃跑,到闽地请降。梅公到山东任督学的时候,袁八老率水军增援辽东,在登州拜谒梅公。梅公对他说:“海上的那次战役,没能够看到你的行踪,今天怎么在这里了?”袁八老顿首至地谢罪说:“当时害怕您的威严,因此逃到闽地。今天怎么敢不为您而死呢?”梅公是文人,不熟习军事,但他还是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
梅公考察学政的时候,不讲究教条,谢绝任何请托,考核空闲之时,召来生员教育劝诫他们。对于有出息的学生,他走下台阶握住对方的手,并加以慰问。对于不成器的学生,他咬牙痛骂,甚至用体罚的方式来训诫他们。生员们刚开始很害怕,过了一阵子就心服口服了,时间长了就歌颂思慕梅公,都把他当作老师和父母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田绍斌,汾州人。仕河东刘钧为佐圣军使,戍辽州。周显德四年,领五十骑来归,钧屠其父母家属。
宋初,随崔彦进征李筠,攻大会砦,破之,以功迁龙捷指挥使。又败筠于泽州荼碾村,筠退保泽州,绍斌凿濠围守,流矢中左目,前军部署韩令坤以其事闻。及太祖召见于潞州,绍斌***晋军益众,夺其铠甲。又从讨李重进于扬州,壁城南,围三日,城溃,斩首逾千级。会全师雄寇神泉,绍斌率所部败其党数千,时汉、剑道梗,因赖以宁。
至道元年,领徒入蕃讨贼,斩首二千级,获羊、马、橐驼二万计,马以给诸军之阙者。捷闻,手诏嘉谕之。数部金粟帛诣灵武、清远。远人砻服不扰。未几,皇甫继明、白守荣等督转饷于灵州,绍斌率兵援接,抵成井。贼逾三千余,来薄阵。且行且斗,至耀德,凡***千人。寇复尾后,绍斌为方阵,与敌兵确于浦洛河,大败之。
初,守荣与绍斌为期,既而继明卒,故后一日,遂为贼所围。守荣等欲击之,绍斌日:“蕃戎轻佻,勿弃辎重与战,当按辔结阵徐行。"守荣等忿日:“若但率兵来迎,勿预吾事。"守荣等自欲邀功,与战,败。绍斌率所部徐还,一无遗失。至清远,见濠中人裸而呼日:“我白守荣也。"绳引而上,解衣遗之。
时命李继隆、范廷召讨继迁,就命绍斌为本州都部署兼内外都巡检使。丝隆丛遗盗之败上闻,言绍斌握兵不顾,欲图方面,有异志。太宗怒日:“此昔尝背太原来投,今又首鼠两端,真贼臣也。"即遣使捕系诏狱鞫问,贬虢州安置。
真宗即位,召还,授右监门卫大将军、领叙州刺史,寻改莱州防御使。调环庆灵州清远军部署。庆州有野鸡族,数为寇掠,道路患之。绍斌召其酋帅三人,断臂、馘、劓放还,寇感化,帖服。
景德二年,卒,年七十七。为人有法,然性暴戾,故屡被黜。子守信,为内殿崇班闰门祗候。   
(节选自《宋史·田绍斌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南壁:营垒
B.会全师雄神泉寇:侵犯
C.贼逾三千余,来阵薄:迫近
D.即遣使捕系诏狱问鞫:审问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田绍斌“为人有法”的一组是(3分)   
①绍斌率所部败其党数千    
②绍斌为方阵,与敌兵确于浦洛河,大败之    
③蕃戎轻佻,勿弃辎重与战,当按辔结阵徐行    !
④绍斌率所部徐还,一无遗失    
⑤调环庆灵州清远军部署    
⑥绍斌召其酋帅三人,断臂、馘、劓放还,寇感化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土
A.田绍斌在刘钧手下任职,镇守辽州。周显德四年,他带领五十骑投奔后周,刘钧为此十分卤怒,把田绍斌的家属全***了。
B.宋朝初年,田绍斌两次打败李筠,但在围守泽州作战时,左眼不慎中箭受伤。太祖召见他后,他愈战愈勇,又连续取得多次胜利。
C.田绍斌在至道元年人蕃讨贼作战中大获全胜。捷报上闻,皇帝亲手书写了诏书嘉奖他,还为他输送了金银、粮食、丝织品。
D.浦洛之战后,朝廷新任命的征讨大臣向皇帝进谗言,皇帝为谗言所动,一气之下,把田绍斌打发到虢州去了。
小题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守荣与绍斌为期,既而继明卒,故后一日,遂为贼所围。(5分)     
(2)继隆以浦洛之败上闻,言绍斌握兵不顾,欲图方面,有异志。(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33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片刻
B.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疾:快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足:脚步快
D.而舍之,朽木不折锲:雕刻
小题2: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②冰,水为之,而寒
③蚓无爪牙利 ④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小题3: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选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连串比喻,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学习的重大意义。
B.“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
C.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D.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地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小题4: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少以明经擢第。调露中,单于突厥背叛,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拜丰州司马。
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丰州控河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隋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侵。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朝廷从其言,丰州复存。
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曰:“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则天大加叹异。
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又谓魏元忠及杨再思等曰:“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寻转太子右庶子,依旧知政事。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时尚宫贺娄氏颇关预国政,凭附者皆得宠荣,休璟乃为其子娶贺娄氏养女为妻,因以自达。休璟年逾八十,而不知止足,依托求进,为时所讥。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斩获甚众,拜丰州司马超:破格
B.丰州控河贼遏:阻止
C.隋丧乱,不能坚守季:末了
D.致使戎羯侵交:交往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唐休璟熟悉边防或致力边防安定的一组是(3分)(   )
①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
②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
③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④程期一如休璟所画
⑤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
⑥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小题3: ①②③       B. ②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
(2)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贞观六年,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多为贵,论数定约,同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乃诏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普天下谱牒,兼据凭史传,剪其浮华,定其真伪,忠贤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
士廉等及进定氏族等第,遂崔干为第一等。太宗谓曰:“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其世代衰微,全无官宦,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际,则多索财物;或才识庸下,而偃仰自高,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且士大夫有能立功,爵位崇重,善事君父,忠孝可称,或道义清素,学艺通博,此亦足为门户,可谓天下士大夫。今崔、卢之属,宁比当朝之贵?公卿已下,何暇多输钱物,兼与他气势?向声背实,以得为荣。我今定氏族,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第一等,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遂以崔干为第三等。
至十二年,书成,凡百卷,颁天下。又诏曰:“氏族之美,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自有魏失御,齐氏云亡,市朝既迁,风俗陵替。燕、赵古姓,多失衣冠之绪,齐、韩旧族,或礼义之风。名不著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高门之胄,不匹嫡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姻,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自贬家门,受辱于姻娅;或其旧望,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既紊人伦,实亏名教。朕夙夜兢惕,忧勤政道,往代蠹害,咸已惩革,唯此弊风,未能尽变。自今以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务合礼典,称朕意焉。”
(选自《贞观政要·礼乐第二十九》,有删节)
【注】①累叶陵迟:指家世衰落。②问名: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③结褵:成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天下谱牒责:责备B.或礼义之风乖:违背
C.不匹嫡之仪敦:勉励D.或其旧望矜:同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多为贵遂崔干为第一等
B.论数定约,同市贾 名不著州闾
C.忠贤褒进 我今定氏族
D.其世代衰微何因崔干犹第一等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
B.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
C.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
D.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卢、李、郑四个家族在嫁女儿的时候大肆索取聘礼,并根据聘礼的数量决定婚约,唐太宗认为这样做严重败坏社会风俗。
B.唐太宗命高士廉、韦挺、岑文本等人撰写《氏族志》,校正姓氏等级,删除其中的浮夸成分,考订真假,褒奖忠贤,贬黜叛逆。
C.唐太宗认为,士大夫如果能立下功劳,爵位崇高显赫,忠孝两全,或者道德高尚,学问技艺通达渊博,就能称为真正的士大夫。
D.《氏族志》的颁行,彻底革除了燕、赵古姓和齐、韩旧族在嫁娶时贪图钱财、攀附权贵的不良风气,唐太宗对此感到十分满意。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今崔、卢之属,宁比当朝之贵?(3分)
②积习成俗,迄今未已,既紊人伦,实亏名教。(4分)
(2)从本文看,唐太宗对士大夫的婚姻有怎样的要求?(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
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京,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麸,令自负出耻之。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有益百姓者。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义,为近代庸暗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即受纳直接
B.朕常兢兢业业,以天地敬服、敬畏
C.不能按不法,震肃权豪推举
D.后汉桓、灵二帝好利义以……为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况人性命甚于明珠为近代庸暗
B.贤者多财损志太宗赐
C.有一此,岂不灭亡有益百姓者
D.皆不能此道求荣令自负出耻之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以明珠作比,告诫大臣们,生命是重要的,要爱惜,不可因一时贪念犯法丧身。
B.太宗引用“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
C.权万纪上言采矿一事被太宗批评,权万纪虽然曾经触犯过法律,但太宗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D.本文采用比喻论证、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手法,生动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贪鄙,要像尧、舜、桓、灵一样,见称千载。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①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4分)
②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3分)
小题6:本文告诫人们要戒贪拒利,运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请从中找出两个反面事例。(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