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 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候、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大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大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戏,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史记》一二O卷《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诸故人存:问候
B.每朝,候上之说间:空闲时
C.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人下:下等
D.郑庄行,千里不粮赍:携带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脱张羽厄,声闻梁楚之间及陷罪,然后从而刑之
B.与官属言,恐伤之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C.请治行何也?其妻问其与饮食,则尽富贵也
D.数岁,官卒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当时曾经担任过项羽的将军,项羽死后,不久也就归顺了汉朝。
B.郑当时以行侠仗义为自豪,解救了张羽,名声传扬在梁楚一带。他喜欢结交朋友,常常夜以继日邀请拜谢宾客。
C.郑当时喜欢黄帝、老子的言论,仰慕年高有德的人;他年轻,官位卑微,但交游的朋友都是与他祖父同辈的人。
D.郑当时曾位列九卿,中途罢官回家,家境贫寒,门庭冷落。晚年,担任汝南郡太守且在任上去世。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其 推 毂 士 及 官 属 丞 史 诚 有 味 其 言 之 也 常 引 以 为 贤 于 己 未 尝 名 吏 与 官 属 言 若 恐 伤 之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3分)          
(2)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4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小题5:(1)“客人来了,不论高贵低贱(都要立即请进来),不要让客人在门外等候。(2)听到别人好的建议,就把它推荐给皇上,生怕延误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下:谦恭。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此题的答案C即为词类活用。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C对应的原文“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翻译“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能以自己尊贵的身份(    )客人”,把选项的解释“下等”代入原文,无法通顺,也可进行语法分析,“以其贵”是介宾短语,后面应是动词,而后面是“下等”显然解释不通,也可结合成语“礼贤下士”判断选项错误。
小题2:
试题分析:A“于”介词,从/介词,引出对象,到;B“若”好像/假若;C“者”助词语气提顿/代词,的人;D “以”介词,在。文言虚词的题目心中一定要明确词性的区分,如此题中的“于”要区分介词的不同意思;“若”要区分是人称代词还是连词“假如”或是“像”等;“者”要区分是代词还是助词,代词要区分各种用法;“以”要区分是动词、连词或介词,连词和介词要明确各种用法。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A对应的原文“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而选项说成是“郑当时”人物错误。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也”后面断开,“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一个表意完成的部分断开,“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三个不同的事件断开,“与官属言”“若恐伤之”一个事件的陈述关系,根据情况具体操作。
小题5: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点(1)无——不论,贵贱——高贵低贱。(2)善言——好的建议,进——推荐。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他的父亲郑君曾经做过项藉的将镇;项藉死后,不久归属汉朝。 郑庄以行侠仗义为乐事。他曾经解救张羽于危难之中,名声在梁、楚地区广为传扬。
孝景帝时,为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官吏休假日,他常常在长安四郊设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请竭拜谢宾客,夜以继日,直到天亮,还总是担心不周到。郑庄喜好黄老学说,仰慕年高望重的人.好像生怕见不到。他年纪轻官位低,但他交往的好友都是他祖父辈的天下知名的士人。武帝登基,郑庄—步步升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国相,一直升为九卿担任右内史,由于在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举行的当时的廷议中发言失当,郑庄被贬为詹事,后来调升为大农令。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他家的)守门人说:“客人来了,不论高贵低贱(都要立即请进来),不要让客人在门外等候。”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能以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郑庄廉洁奉公,又从不添置私产,只靠薪俸和获得的赏赐来供应诸位年长的宾客。这样—来,他赠送人的礼物,只是些竹器盛放的普通食品。每次上朝,等到皇上空闲时就进言,每次不忘记说及天下德高望重的贤士。推举士人和丞、史等下属官员时,总是津津乐道,兴味盎然,还常说这些人比自己贤能。他对吏属从不直呼其名,跟下级谈话,总怕言辞失当而伤害他们。听到别人好的建议,就把它推荐给皇上,生怕延误了。崤山以东的士人和一些年长的人因此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遣视察黄河溃口,自己申请给五天假整治行装。皇上说;我听说,‘郑庄出行,千里不带粮’,现在却申请给假整治行装,这是为什么?”(郑庄虽然人缘好),然而他在朝廷议事,常常迎合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确表态对或不对。到他晚年时,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夷族,全国耗费多,财力物力越发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有给大司农承雇搞运输的,亏欠款项很多。司马安做淮阳太守,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获罪,赎罪以后贬为庶人。不久,在丞相府暂任长史。皇上认为他老了,让他担任汝南郡太守。几年以后,在任上去世。
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为人清廉,平时居家品行纯洁。中途罢官回家,家境贫寒,宾客渐渐散去。等到做郡守,去世后家中没有剩一点财产。
太史公说:凭着郑庄的贤良,得势时宾客多到以十倍数计算,失势时宾客星散,何况一般人呢!下邽翟公有过这样的话:当初翟公做廷尉时,宾客盈门;及至免职家居,门口可以张网罗雀。翟公重新担任廷尉后,宾客们又想去投靠他,翟公于是在门上写上大字,说:“一死一生,才知交情;一贫一富,才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才显。”郑庄的境遇也可以这样说,可悲呀!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道德经》)  
 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
小题1: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1分)
小题2: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贤女进于王,今贤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于是避舍使人迎刊、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功业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妾岂不欲王之爱宠乎擅:擅长
B.遣人之郑、卫贤女进于王求:寻找
C.丘子避席,不知所对:对答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称霸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王之所谓贤何也 ②廉颇,赵之良将也
B.①今贤妾者二人②冰,水为之,而寒
C.①此谓也 ②臣壮也,犹不如人
D.①楚庄用,功业遂伯。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言行的一组是  (    )
①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                   ②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
③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④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⑤(虞丘子)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   ⑥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庄王得到贤妻良臣的辅助,又善于吸纳批评意见,知错就改,是春秋时代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王。
B.楚庄王的夫人樊姬毫无嫉妒之心,胸怀豁达,知人善任,举荐贤臣,历史上对她评价很高。
C.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批评,马上以实际行动“进贤退不肖”,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D.孙叔敖由樊姬推荐担任了楚国令尹,充分发挥了治国的才能,所以说樊姬对楚国的强大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3分)
答:                                                            
(2)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称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节选自《明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请练兵自效疏:上书B.擢礼部右侍郎旋:后来
C.台官测候郭守敬法本:依据D.光启负经济才雅:非常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光启“雅负经济才”的一组是(3分)  
①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②练兵通州,列上十议。③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   ④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⑤光启言屯政在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 ⑥盖棺之日,囊无余赀。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光启博学强识,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其方法。
B.徐光启仕途坎坷,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丘兆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C.徐光启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的著述中,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D.徐光启颇有治国经世的才干,但他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其政治抱负无法得到施展。
小题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
                                                                       
(2)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崔义玄,贝州武城人。隋大业乱,往见李密,密不用。河内贼黄君汉为密守柏崖,义玄见群鼠度河,槊刃有华文,曰:“此王敦亡兆也。”因说君汉以城归,乃拜君汉怀州刺史、行军总管,以义玄为司马。王世充将高毘寇河内,义玄击走之,多下屯堡。君汉以所掠子女金帛分之,拒不受。以功封清丘县公。太宗讨世充,数用其谋。东都平,转隰州都督府长史。贞观初,历左司郎中,兼韩王府长史,与王友孟神庆志趣不同,而俱以介直任。
永徽中,累迁婺州刺史。时睦州女子陈硕真举兵反。始,硕真自言仙去,与乡邻辞诀,或告其诈,已而捕得,诏释不问。于是姻家章叔胤妄言硕真自天还,化为男子,能役使鬼物,转相荧惑,用是能幻众。自称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破睦州,攻歙,残之,分遣其党围婺州。义玄发兵拒之,其徒争言硕真有神灵,犯其兵辄灭宗,众凶惧不肯用。司功参军崔玄籍曰:“仗顺起兵,犹无成;此乃妖人,势不持久。”义玄乃署玄籍先锋,而自统众继之。至下淮戍,擒其谍数十人。有星坠贼营,义玄曰:“贼必亡。”诘朝奋击,左右有以盾鄣者,义玄曰:“刺史而有避邪,谁肯死?”敕去之。由是众为用,斩首数百级,降其众万余。贼平,拜御史大夫。
义玄有章句学,先儒疑缪,或音故不通者,辄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高宗诏与博士讨论《五经》义。
武氏为皇后,义玄赞帝决,又以后旨按长孙无忌等诛之。子神基袭爵。神基,长寿中,为司宾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酷吏所构,流岭南。中宗初,稍用为大理卿。弟神庆,举明经,武后时,累迁莱州刺史。入朝,待制亿岁殿,奏事称旨。后以历官有佳政,且其父于己有功,擢拜并州长史,初,州隔汾为东、西二城,神庆跨水联堞,合而一之,省防御兵岁数千。神基既下狱,驰赴都告变,得召见,后出具狱示之,神庆为申理,得减死,然用是贬歙州司马。
长安中,累转礼部侍郎,数上疏陈时政。转太子右庶子。神龙初,昌宗伏诛,坐流钦州,卒。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王世充将高昆河内 寇:侵犯
B.又以后旨长孙无忌等诛之 按:控制
C.中宗初,用为大理卿 稍:渐渐
D.昌宗伏诛,流钦州 坐:因犯.......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因说君汉城归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B.或告意常在沛公
C.义玄署玄籍先锋 今君亡赵走燕
D.其父于己有功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四、(31分)
小题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诘朝奋击,左右有以盾鄣者,义玄曰:“刺史而有避邪,谁肯死?赦去之。(4分)
(2)驰赴都告变,得召见,后出具狱示之,神庆为申理,得减死,然用是贬歙州司马。(4分)
小题4:第I卷文言文中,传主崔义玄为什么一再受到宠信?请从为人的角度简要分析并概括其原因。(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绘出下面的文段断句。(限划10处)(4分)
天 地 虽 大 其 化 均 也 万 物 虽 多 其 治 一 也 人 卒 虽 众 其 主 君 也君 原 于 德 而 成 于 天 故 曰玄 古 之 君 天 下 无 为 也 天 德 而 已 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