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注] 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 ③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小题1:子张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3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张时所阐述的观点。(3分) |
答案
小题1:子张注重表面名声,而孔子更注重品德正直、喜好仁义,善解人意。(3分) 小题2:孔子认为子张说的有名望不能算是真正的达。从内在修养和对待他人等方面,提出了”士”只有做到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体察人情、不慕虚名,才算是真正的通达。(3分) |
解析
试题分析:答题时,首先要粗读文段,疏通文段内容大意,然后从文段中找出关键词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如子张“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孔子“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闻”即名声;“直”“义”“察”即正直、仁义、善解人意。分析孔子阐述的观点时,可从内在修养、对待他人等方面分析概括。要结合着具体内容组织答案。 |
举一反三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小题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3分) 答: 小题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分) 答: |
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每题3分)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欧阳修 皇佑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以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遂中乙科,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行己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者甚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再适长山朱氏 适:嫁 | B.自边制久隳 隳:毁坏 | C.凡直公者 直:认为……正直 | D.戮力平贼 戮:***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直接褒扬范仲淹的一组是( )(3分) ①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 ②慨然有志于天下 ③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④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 ⑤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 ⑥外和内刚,乐善泛爱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仲淹身世不幸,但有志气。他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后来随因无依无靠而再嫁的母亲来到长山朱家;长大后,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便毅然离开朱家。 | B.范仲淹读书发愤,学有所成。离开朱家后,他过着一般人都难以承受的物质生活,日夜苦读,终于精通了六经的要义,后来考中了进士。 | C.范仲淹节操高尚,行事稳重。他不计个人得失,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情操;在延州做官时,逐步采取有效措施,使当时的一些大族归顺于朝廷。 | D.范仲淹为官清廉,乐善好施。他为官多年,但家中经济拮据,退职后,妻子儿女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但却乐意把财物施舍给其他人。 |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近将图南。(《逍遥游》) |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孔子向季康子提出了哪些“为政”的主张?请综合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在孔子、曾子看来,“士”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修养?请综合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人者,乃其奴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赡:供给 | B.太后默然,遂论如法论:商量 | C.帝然之然:认为……对 | D.未报,得疾卒报:答复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3分) 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 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 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 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 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连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人,程琳同样对他进行依法严惩。 | 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 | 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朝廷派使者去册封契丹,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让人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 | 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管理大名府时,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立了祠庙。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3分) 译: (2)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3分) 译: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