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9分)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文言文阅读(19分)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19分)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陈友谅犯龙江,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大败之。从攻江州,州城临江,守备甚固。永忠度城高下,造桥于船尾,名曰天桥,以船乘风倒行,桥傅于城,遂克之。进中书省右丞。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常遇春射走之,永忠乘飞舸追且射,定边百余矢,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之泾江口,友谅死。还京,太祖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从徐达取淮东,张士诚遣舟师海安,太祖令永忠还兵水寨御之,达遂克淮东诸郡。
寻拜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明年九月还京师,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
明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进至瞿塘关,山峻水急,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帝制《平蜀文》旌其功。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
(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追且射,定边被百余矢。被:表被动。
B.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薄:迫近。
C.擒海寇邵宗愚,数其残暴斩之。数:列举。
D.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次:驻扎。
小题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廖永忠用兵有智谋的一组是( )(3分)
①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   ②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
③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   ④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
⑤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   ⑥永忠以和未至辞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曾跟随兄长在巢湖迎接明太祖;有志向,受到明太祖的称赞;在鄱阳湖大战中有功,太祖给他赐八个字。
B.廖永忠战功卓著,曾经击败陈友谅,抵御张士诚,擒杀了海盗邵宗愚;曾经回到京城,太祖命令太子迎接他。
C.因为跟随汤和平定淮东、闽中、广东和四川等地,廖永忠官职屡次升迁;每到一地,他都善于安抚百姓,深得百姓的爱戴。
D.太祖认为廖永忠指使一些读书人窥测圣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对他不满;后来廖永忠犯了僭越使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
小题4:把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能够侍奉明主,扫除外患和内乱,在史书上留传姓名,这是我的愿望。
(2)太祖派遣廖永忠将他接回应天,到瓜步的时候船翻了,韩林儿淹死了,太祖因为这件事而责备廖永忠。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被:遭受。
小题2:
试题分析:①写廖永忠作战勇敢;④写廖永忠的战功;⑥写廖永忠不与主将争功,表现他的谦让。
小题3:
试题分析:廖永忠跟随徐达平定淮东,中途被太祖召回抵御张士诚,最终平定淮东的是徐达。
小题4:
(1)试题分析:得分点:事、垂名竹帛、是,各一分,句意2分。
(2)试题分析:得分点:遣、覆、咎,各一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他跟随廖永安在巢湖迎接太祖,是一行人中年龄最小的。太祖说:“你也想取得富贵吗?”廖永忠说:“能够侍奉明主,扫除外患和内乱,在史书上留传姓名,这是我的愿望。”太祖称赞了他。
陈友谅进犯龙江,廖永忠大声呐喊着冲击敌阵,各路人马跟在他后面,大败陈友谅的军队。他跟随太祖进攻江州,江州城面临长江,江州城守卫防备十分牢固。廖永忠估计了城墙的高度,在战船的尾部造了一座桥,名叫天桥,让船尾朝前,乘风前进,把船尾的桥附着在城墙上,于是攻克了江州。进升为中书省右丞。
廖永忠跟随太祖攻克南昌,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敌将张定边直接冲向太祖的船,常遇春用箭射他使他逃跑,廖永忠乘坐快船一边追击一边射箭,张定边身受百余箭,陈友谅的士兵死伤很多。第二天,廖永忠又与俞通海等人用七条船载着芦荻,趁着大风放火,烧毁敌军几百艘大船。又率领六条船深入敌阵搏杀,再冲杀一圈出来,敌军惊呼他为神人。廖永忠又在泾江口拦击陈友谅,陈友谅战死。廖永忠回到京城,太祖用漆牌写了“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个字赐给廖永忠。廖永忠跟随徐达攻取淮东,张士诚派遣水军迫近海安,太祖命令廖永忠把军队撤回到水寨里抵御他们,徐达于是攻取了淮东各郡。
不久,廖永忠担任征南副将军,率领水军从海路与汤和会合,攻克平定了闽中各郡。不久,他被任命为征南将军,从海路进攻广东。廖永忠先送了一封信告知元朝左丞相何真,用利害关系开导他,何真就呈上表章请求归降。廖永忠到了广州以后,抓住海盗邵宗愚,列举了他的暴行后斩了他。廖永忠善于安抚百姓,老百姓怀念他的恩德,替他建了一座祠。第二年九月廖永忠回到京城,太祖命令太子率领百官在龙江迎接慰劳他。
第二年,廖永忠凭征西副将军的身份跟随汤和率领水军讨伐蜀地。进军到瞿塘峡,山势险要,水流湍急,蜀军设立了铁锁桥,拦截在关口,战船不能前进。廖永忠秘密派遣几百人抬着小船翻过山地渡过关口,到了蜀军的上游。廖永忠估计他们已经到达,就率领精锐的士卒从墨叶渡出发,将部队分为两支攻打蜀军的水寨和陆寨。天快亮的时候,蜀军才发觉。上下夹攻,大败蜀军。第二天,汤和才到达,于是与汤和分道进军,约定在重庆会合。廖永忠率领水军直捣重庆,部队驻扎在铜锣峡。蜀主明升请求归降,廖永忠因为汤和还没有到达,没有接受投降。等汤和到了以后,才接受明升的投降。太祖写了《平蜀文》表彰他的功劳。
当初,韩林儿在滁州的时候,太祖派遣廖永忠将他接回应天,到瓜步的时候船翻了,韩林儿淹死了,太祖因为这件事而责备廖永忠。等到大封功臣的时候,太祖告诉各位将军说:“廖永忠指使跟他要好的读书人窥测我的心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只封为侯爵而没有封为公爵。”等到杨宪做丞相的时候,廖永忠跟他关系亲近。杨宪被杀时,廖永忠因为功劳大而得以免死。洪武八年三月,廖永忠因为犯了冒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终年五十三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科举考中B.辱主帅推:追究
C.不痛之绳:捆绑D.复命益州知:掌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咏首荐斧斤时入山林
B.乡里所称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咏悉宽罚而遣之惜用武而不终也
D.饥八九求人可使报秦,不得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小题5: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3分)                                                                           
(2)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                                                                                 
(3)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迁南阳太守。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后汉书·虞延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此怨,故位不升见:被。
B.以失之者鲜矣   约:节约。
C.延多所冤枉   谮:诬陷。
D.哉斯言     信:相信。
小题2:下列全都表明虞延“大公无私”的一组是(2分)
①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
②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③常为奸盗,延收考之
④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
⑤汝犯王法,身自取之
⑥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
A.①②⑥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虞延年轻时为官执法严明,在社会动乱时勇敢有为,因而有名声。
B.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纵,不听虞延劝谏,临刑时他为此十分悔恨。
C.虞延惩处阴氏作恶的门客,阴就告诉了皇帝,但虞延在皇帝面前仍坚持严正执法。
D.邓衍因仪表出众受到皇帝赏识,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才使皇帝醒悟。
小题4:翻译(6分)
(1) 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 
归有光
安定孟与时与余为同年进士,而以余年差长,常兄事之。余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与时独心推让之,出于其意诚然也。与时以选为成都推官,余亦为令越中,将别,无以为与时赠者。惟推府为郡司理,儒者能道,前世论刑之说详矣。
余读《尚书》古文:“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此今世所用孔氏书语也。而伏生今文以“恤”为“谧”,汉儒传之。而太史公《本纪》云:“惟刑之静哉!”“静”即“谧”也。自古论刑取其要,未有“静”之一言为至。此真圣人之语,余以是为与时告焉。
余生吴中,独以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尝慕游西北,即无繇而至。与时自安定往来长安中,又从太行山以来京师。今又官蜀中,行邛崃九折坂,览剑阁石门之胜,岂不亦壮哉!昔王介甫初仕大名为司理,而韩魏公为守,尝告以“君年少,当读书不当专以吏事”。而介甫实未尝不读书也,以此恨韩公为不知己,而韩公之意则美矣。故余于与时,尤望于吏治之暇,无忘学古之功。
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往时张文隐公尝为余言:“今时人材,惟赵孟静在史馆难得。”嘉靖二十九年,虏骑薄都城。公卿会内廷,先生独申大议,至廷骂阿党,风节凛然,有汲长孺所不及者,京师人至今能道之。赵先生,成都人也。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士之相知,岂在见不见哉!然余怀之久矣。而羡与时之获见先生也,而又以喜与时之得师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钦:钦佩。
B.自古论刑取其    要:要旨。
C.览剑阁石门之     胜:胜景。
D.虏骑都城薄:迫近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独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B.韩魏公为守母立于兹
C.故余与时至激义理者不然
D.而羡与时获见先生也且夫水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有光好古文却不愿与当时写古文的人交往,却因孟与时的真诚而同他交好。归有光为了表示感激,不想用有关推官的言论作给孟与时的离别赠言。
B.孔子的古文《尚书》、伏生的今文《尚书》以及太史公《本纪》三本书对刑罚态度的用词不一样,其实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要求推官的态度要严肃,要以实现“静”为其终极目的。这其实也体现了归有光的一种“爱民”思想。
C.归有光讲述王介甫和韩魏公的故事,是要规劝孟与时不能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还要在闲暇时间像古人一样勤奋读书。
D.归有光最后一段提到赵孟静,通过具体的事例赞扬他高风亮节的品格,并提醒孟与时:要敬重赵孟静先生一类的贤士。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3分)
(2)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呼?(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②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古籍。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积至数十,辄一之扣:扣问
B.安于贫贱,不人之知蕲:通“祈”,求
C.客有就访,亦欣然纳延:招请
D.辞之卒: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妄人接失其所,不知
B.不蕲人知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邑人所敬身死人手,天下笑者,何也
D.邻里或薄少致馈木欣欣向荣
小题3: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组是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③④⑥
小题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讨价还价,买其他东西也是这样。大家慢慢信服他,不欺骗他。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3分/题,共15分)
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①,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乐正子②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以为“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穷通》)
【注】①昼:齐国邑名。②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有臧仓者沮君             嬖:宠幸
B 是邪说民,充塞仁义也        诬:陷害
C 不故去                      遇:被赏识
D 杨、墨,放淫辞              距:抵制
小题2: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孟子在宣扬孔子学说过程中的“穷”与“通”的一组是
A 绝粮于邹、薜                          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
B 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C 受业于子思                            尝仕于齐,位至卿
D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                    识其不可,然且至
小题3: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天下之言不归杨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题,共6分)
①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②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