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误置其代伍中藉:登记B.灵文园法比:比照
C.而王后所生四男病死更:更加D.其县名及姓  识:懂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窦姬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之赐诸王
B.家贫,人所略卖    至宜阳,其主入山作炭
C.识县名及姓      从家之长安
D.窦皇后言之文帝    封公昆弟,家长安
小题3:下面各组内容,都能体现窦后“孝悌”品格的是(3分)
①“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②代王独幸窦姬      ③欲如赵近家
④丐沐沐我   ⑤请食饭我   ⑥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C.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D.窦皇后进宫之前,家道艰难,曾带幼弟上山采桑,其弟跌伤,与弟诀别于驿站宿舍,讨来米汁给幼弟洗头,又要来食物给幼弟充饥,然后才离去。
小题5: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4分)
译:                                                                    
②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4分)
译:                                                                    
③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2分)
译: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①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
②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③ 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被人掠去后出卖。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B(A.藉:名册。C.更:接连。D.识:记得。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2:试题分析:C(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指代“少君的”。A.以:介词,凭借;介词,把。B.为:介词,表被动;介词,替,给。D.于:介词,对,向;介词,在。)
点评: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小题3:试题分析:D (②窦姬受到代王的专宠,⑥窦后信奉黄老学说,都不属孝悌品格。)
点评:做本题首先要理解“孝悌”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窦后的行为,却不能体现 “孝悌”。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
小题4:试题分析:C (C项中,“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由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错。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5: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涕”1分、“相” 1分,“乃’1分,句意1分。(2)这个句子中“明年”1分,“已而”1分,“是”1分,句意1分。(3)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为……所”1分,“略”1分 。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参考译文:
窦太后,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的时候,窦姬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后来太后把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就在这批宫女之中。窦姬家在清河,想到赵国离家较近,就请求那个主管遣送的宦官:“一定把我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
名册上奏,诏令说可以,应该启程了。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到了代国,代王偏偏只宠爱窦姬,生下女儿叫嫖,后来又生了两个男孩。代王王后生了四个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子也接连病死。孝文帝即位几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女儿刘嫖为长公主。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被人掠去后出卖。他家中不知他被卖在何处。又转卖了十几家,卖到宜阳。他为主人进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断定他几天之内要被封侯,于是就从主人家去了长安。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姓窦氏。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也还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跟姐姐一起采桑,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文帝,广国即被召见,问他,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不错。又问他还能用什么来验证,他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来米汁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起来,涕泪纵横流下。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于是赏赐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钱,又分封与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
窦太后爱好黄帝和老子的学说,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窦氏子弟都不得不读《黄帝》和《老子》,尊奉黄老学术。窦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与文帝合葬在霸陵。 
举一反三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幼奇慧。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遂从苞受业。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高宗二十七年南巡,以诸生献赋,赐举人,用内阁中书,入军机。
长明通古今,多智数,工于奏牍,大学士刘统勋最奇其才。户部奏天下钱粮杂项名目繁多,请并入地丁征收,长明曰:“今之杂项折征银,皆古正供也。若去其名,他日吏忘之,谓其物官所需,必且再征,是使民重困也。”统勋曰善,乃奏已之。大学士温福征大金川,欲长明从行,长明固辞。退,有咎之者,答曰:“是将败没,吾奈何从之!”既而温福果军溃以死,随往者皆尽。
长明在军机七年,干敏异众,然亦以是见嫉。其救罗浩源事,人尤喜称之。浩源,云南粮道也。分偿属吏汪应缴所亏帑金,有诏逾期即诛。浩源缴不如数,逾期十日,牒请弛限。上下其议,时统勋主试礼部,秋曹无敢任其事者。长明因挝鼓入闱,见统勋,为言汪已捐复,将曳组绶出都,独坐浩源,义未协,宜仍责汪自缴。统勋曰:“具疏稿乎?”曰:“具。”即振袖出之,辞义明晰。疏入报可,狱遂解。其他事多类此。人有图其像祀之者
三十六年,擢侍读。尝扈跸木兰,大雪中失橐扆并所装物,越日,故吏以扆至。问“何以知为吾物?”曰:“军机官披羊裘者独君耳。”长明劳而遣之。
后以忧归,遂不复出。客毕沅所,为定奏词。又主讲庐阳书院。博学强记,所读书,或举问,无不能对。为诗文用思周密,和易而当于情。著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三经三史答问、石经考异、汉金石例、献徵馀录等书。(选自《清史稿·列传二七二·文苑二》)
【注释】①扈跸(bì):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②橐扆(tuóyǐ):一种较为少见的牲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亦以是嫉见:表现B.上其议下:交付,下达
C.独浩源坐:犯罪D.疏稿乎具:完备,详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既而温福果军溃死后忧归
B.随往皆尽秋曹无敢任其事
C.长明劳遣之和易当于情
D.定奏词诗文用思周密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分别表现严长明学术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3分)
A.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必且再征,是使民重困也
B.以诸生献赋,赐举人军机官披羊裘者独君耳
C.又主讲庐阳书院人有图其像祀之者
D.著毛诗地理疏证、五经算术补正长明在军机七年,干敏异众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严长明的求学过程中,他得到了如李绂、方苞、扬州马氏和刘统勋等人的赏识或帮助,最终功 成名就。
B.正是由于严长明的长远之见和刘统勋的奏请,户部要求把田赋并入土地税和劳役税中征收的奏请被及时阻止了。
C.严长明办事干练,极具正义之心,多有助人的义举;同时生活简朴,所有军机处官员中只有他穿羊皮衣服。
D.严长明博学强记,如果有人就他所读书中的内容提出问题,他都能回答。他晚年在庐阳书院担任过主讲,著作颇丰。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4分)
                                                                            
(2)多智数,工于奏牍,大学士刘统勋最奇其才。(3分)
                                                                             
(3)浩源缴不如数,逾期十日,牒请弛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惟平独吊。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待前曰:“夫职事,茍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选自《汉书•萧何传》,有改动)
【注】①贳(shì):赊买。②貣(tè):向人求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惟平独吊:慰问
B.非矢石之难被:蒙受
C.君自民谢:辞谢
D.吾系相国故:故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上暴露外,而君守于内以今者淮阴新反
B.民所上书皆与何夫置卫卫君,非宠君也
C.后何民请曰我不过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D.陛下奈何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下何廷尉,械系之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何为人恭谨的一组是( )
吕后用何计诛信②让封辞赏③悉以家私财佐军
④上至,何谒⑤后何为民请⑥跣入谢
A.②③⑥B.①②④C.①⑤⑥D.③④⑤
小题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何设计帮助除掉韩信后,汉高祖“益封置卫”,“拜丞相为相国”,给予萧何很多的封赏。
B.萧何在汉高祖率军平乱之时,坐镇关中,安抚百姓,为高祖解了后顾之忧。
C.萧何之所以受到汉高祖的猜忌,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功高震主。
D.汉高祖虽然生性多疑,但知过能改,释放萧何,让出上林空地给百姓耕种。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为上在军,抚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3分)
                                                                            
(2)夫职事,茍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3分)
                                                                           
(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后除瑕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县人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千金,征还伏法,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盗泉之水。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时诏赐降胡子缣,尚书案事,误以十为百。帝见司农上簿,大怒,召郎将笞之。意因入叩头曰:“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乃解衣就格。帝意解,使复冠而贳郎。
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删改)
[注] ①掾:属官,属员。②臧:“赃”的古字。③缣:细绢。④贳:赦免,宽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诏部送徒河内    前往,到……去
B.意人问状使(人)退避
C.臧千金因犯……罪
D.帝而问其故责怪,不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钟离意“仁于用心”的一组是(3分)(  )
①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 ②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 ③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 ④不忍加刑,遣令长休 ⑤遂令建进药而死 ⑥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A.①②⑥B.②③⑤
C.①③④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大司徒侯霸府时,钟离意命令属下遣送囚徒,当时正值寒冬,钟离意就动员弘农县给囚徒制作棉衣,县里不得已照办了。
B.面对服罪的檀建,钟离意没有处罚他,而是力排众议放他回去休长假。檀建回家后,父亲认为儿子的罪过应当以命相抵,就让他服药而死。
C.钟离意接受赏赐之物后不拜谢,皇帝觉得他很清正,不但不怪罪,反而加赏他库钱三十万作为奖励。
D.防广吃官司坐牢,其间母亲病亡,防广哭泣不食。钟离意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放他回家为母亲办丧事。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最终被免除了死罪。
小题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罪自我归,义不累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壁,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秦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已而楚相璧  亡:丢失B.因而数之曰  让:谦让
C.始吾从饮   若:你D.我顾且盗城  而:你的
小题2:下列各项加线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求益,反辱君既若
B.子之材能乘骐骥驰骋兮
C.然恐秦攻诸侯唯草木零落兮
D.吾恐乐小利而不遂静女娈,贻我彤管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3分)
A.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B.念莫可使用于秦者
C.因而数让之曰D.子毋读书游说
小题4: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张仪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 (3分)
①视吾舌尚在不   ② 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   ③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④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  ⑤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⑥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A.①②③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⑤
小题5: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提醒他应该注意防范秦国进攻他的国家。
B.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最初苏秦帮助张仪求得秦国的职位,是为了让他帮助自己保住“合从”的结果。
C.对于苏秦的帮助,张仪表示理解,并且同意在苏秦在世的时候不取赵。
D.张仪为人能屈能伸,明晓形势,其才能并不象他自己谦虚的那样在苏秦之下。
小题6: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   的一段文字断句。(4分)
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
(2)翻译下面的句子。(共6分,每题3分)
①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
                                                                              
②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6分)
(一)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小题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暗含什么意思?(4分)
                                                                       
小题2:文段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表现出什么性格特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