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3分)①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

文言文阅读(13分)①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13分)
①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②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③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今之学者读古人书(  )  (2)曾观弈者之不已(    )
(3)一客败(  )          (4)何暇人哉(  )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小题3: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顷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B.人皆见助词,相当于“的”
C.人不能无失一定
D.平心而之量,比划
小题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中的“默坐”正是作者弈棋后垂头丧气的表现。
B.第②段列举“今之学者”浮躁的治学态度,通过正反对比,提出自己的主张。
C.第③段在指出应如何看待别人过失后,批判了“彼此相嗤,无有已时”的错误做法。
D.本文以下棋打比方,告诫读者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不要妄自尊大,主观臆断。
小题5:第③段中,作者提及孔子的用意是(2分)                         
                                                                
答案

小题1:(1)学者:求学的人 (2)若:如 
(3)多次  (4)议论,评价
小题1:(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是非之争,普通人是很难定夺的。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学者”属于古今异义词。“数”读shuò
小题1:得分点:“嗤”“ 辄”“ 逮”
小题1:B.之:代词C.固:本来D.度:估量
小题1:A.注意“赧甚”害羞。B“正反对比”错。D.观点是“?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
小题1:结合关键句“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回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叔文①,越州人,以棋入东宫。颇自言读书知理道,乘间常言人间疾苦。上将大论宫市事,叔文说中上意,遂有宠。因为上言:“某可为将,某可为相,幸异日用之。”密结韦执谊,并有当时名,欲侥幸而速进者:陆质、吕温、李景俭、陈谏、刘禹锡、柳宗元等十数人,定为死交;而凌准、程异等又因其党而进,交游踪迹诡秘,莫有知其端者。贞元十九年,补阙张正买疏谏他事,得召见。正买与王仲舒、常仲孺相善,数游止。正买得召见,诸往来者皆往贺之。有与之不善者,告叔文、执谊,云:“正买疏似论君朋党事,宜少诫!”执谊、叔文信之。执谊尝为翰林学士,父死罢官,此时虽为散郎,以恩时时召入问外事。执谊因言成季等朋宴聚游无度,皆谴斥之,人莫知其由。叔文既得志,与王伾、李忠言等专断外事,遂首用韦执谊为相,其常所交结,相次拔擢,至一日除数人,日夜群聚。叔文颇任事自许,微知文义,好言事,上以故稍敬之。上疾久不瘳,内外皆欲上早定太子位,叔文默不发议。已立太子,天下喜,而叔文独有忧色。常吟杜甫《题诸葛亮庙》诗末句,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歔欷流涕,闻者咸窃笑之。虽判两使事,未尝以簿书为意,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谋夺宦者兵,以制四海之命。既令范希朝、韩泰总统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中人②尚未悟。会边上诸将各以状辞中尉,且言“方属希朝”,中人始悟兵柄为叔文所夺,乃大怒曰:“从其谋,吾属必死其手。”密令其使归告诸将曰:“无以兵属人。”希朝至奉天,诸将无至者。韩泰白叔文,计无所出,唯曰:“奈何,奈何!”无几而母死,执谊益不用其语。叔文怒,与其党日夜谋起复,起复必先斩执谊,而尽诛不附己者,闻者皆凶惧。皇太子既监国,遂逐之,明年乃***之。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第五卷)
【注】①叔文:姓王,唐朝著名政治改革家。他所领导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②中人:宦官。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异日用之幸:希望
B.程异等又因其党而进:进宫
C.叔文颇任事自许:赞许
D.无以兵人属:隶属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可能成为王叔文被***原因的一组是(3分)( )
①乘间常言人间疾苦          ②与王伾、李忠言等专断外事
③正买疏似论君朋党事        ④内外皆欲上早定太子位,叔文默不发议
⑤因歔欷流涕,闻者咸窃笑之  ⑥谋夺宦者兵,以制四海之命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叔文没有多少文化,关心百姓疾苦,有志于改革朝政。受到宠信后常常向皇帝进言,推荐那些他认为优秀的人。
B.王叔文与韦执谊、李景俭、刘禹锡、柳宗元等结交,相互间交往甚密。他掌握大权之后,大量提拔自己的同党。
C.王叔文强烈反对皇帝立太子,因此遭到太子忌恨。太子听政后,就利用宦官的力量把王叔文逐出京城并***了他。
D.韦执谊曾担任翰林学士,做散郎时受到皇帝宠信。后来在王叔文的支持下做了宰相,但后来他又背叛了王叔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常所交结,相次拔擢,至一日除数人,日夜群聚。(5分)
(2)中人始悟兵柄为叔文所夺,乃大怒曰:“从其谋,吾属必死其手。”(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书山东河工事
张惠言
嘉庆二年,河决曹州,山东巡抚伊江阿临塞之。
伊江阿好佛,其客王先生者,故僧也,曰明心,聚徒京师之广慧寺,诖误士大夫,有司杖而逐之,蓄发养妻子。伊江阿师事之谨。王先生入则以佛家言耸惑巡抚,出则招纳权贿,倾动州县,官吏之奔走巡抚者,争事王先生;河工调拨薪刍夫役之官,非王先生言不用也。不称意,张目曰:“奴敢尔,吾撤汝矣!”其横如此。内阁侍读学士蒋予蒲,王先生广慧寺之徒也,以母忧去官,游于山东,伊江阿延之幕中,相得甚,奏请留视河工,有旨许之。巡抚择良日筑坛于公馆之左,僧道士绕坛诵经者数十人。巡抚日再至,蒋学士、王先生从。及坛,蒋学士北面拜,巡抚亦北面拜;王先生冠毗卢冠,袈裟偏袒,升坛坐。学士、巡抚立坛下,诵经毕,乃去。如是者数月,河屡塞,辄复决。
其明年正月,王先生曰:“堤所以不固,是其下有孽龙,吾以法镇之,某日当合龙,速具扫①!”巡抚曰:“诺。”先期一日,扫具,役夫数百人,维扫以须。巡抚至,王先生佛衣冠,手铁长数寸,临决处,呗音诵经咒②。良久,投铁于河,又诵又投。三投,举手贺曰:“龙镇矣!”巡抚合掌曰:“如先生言。”明日,水大甚。巡抚命下扫,众皆谏,不许,扫下,数百人皆死。居数日,王先生又至,投铁者又三,扫又下,死者又数百人,堤卒不合。
张惠言曰:余居江南,辄闻山东河工事,未审。及来京师,杂询之,多目击者。呜呼!佛氏之中人,至此极哉!书其事,使来者有所儆焉。
王先生既蓄发,名树勋,以赀入待选通判。本扬州人,或曰常州之宜兴人。当其为僧时,故有妻子也,僧号嘿然。嘿然者,亦其未为僧时号。伊江阿谪戍伊犁,王先生送之戍所。闻其将归谒选③云。
〔注〕①扫:同“埽”,指用石块、树枝等捆扎而成的堵决口用的填塞物。②呗音诵经咒:用和尚念佛经的声调念经文咒语。呗,指梵音赞歌。③谒选:等候吏部选派。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母去官忧:父母的丧事
B.袈裟偏袒,坛坐升:登、登上
C.役夫数百人,维扫以须:同“需”,需用的东西
D.使来者有所焉儆:警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与作者“佛氏之中人,至此极哉”的感叹直接相关的一组是(3分)( )
①聚徒京师之广慧寺,诖误士大夫              ②巡抚命下扫,众皆谏,不许
③堤所以不固,是其下有孽龙                  ④举手贺曰:“龙镇矣!”
⑤投铁者又三,扫又下,死者又数百人,堤卒不合 ⑥当其为僧时,故有妻子也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伊江阿作为堂堂巡抚,竟然被佛言耸惑。在治理黄河决堤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其昏聩无能而又凶残专横的特点。
B.巡抚好佛,曾经做过僧人的王树勋受到巡抚的特别礼遇。治理黄河失败后,巡抚被贬谪戍伊犁,而王树勋却交纳银钱取得做官资格,等候吏部选派。
C.蒋予蒲是次要人物,曾是王树勋的徒弟,与巡抚伊江阿性情相投,治理黄河时到祭坛面朝北跪拜。作者寥寥几笔,便把蒋予蒲这一人物形象勾勒出来。
D.文章最后作者写伊江阿和王树勋的结局,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流露出对清朝官场腐败的强烈讽刺。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官吏之奔走巡抚者,争事王先生。(3分)
⑵伊江阿延之幕中,相得甚,奏请留视河工,有旨许之。(4分)
⑶王先生佛衣冠,手铁长数寸,临决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乙】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小题1:下列各句中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C.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必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小题2:下列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B.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处智勇,可谓兼矣!
C.相如虽驽,畏廉将军哉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D.蔺相如持璧睨柱欲发使送武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将相和”中,舍人的一番话从侧面烘托了蔺相如能忍能让的性格,突出了他心胸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本是宦官头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心理。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不满,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分)
(2)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 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五岁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
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俄而秉等伏诛。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迁太尉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
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①染衣:染服,僧衣,代指出家。
(选自《梁书·陶季直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忧服阕忧:忧虑B.与季直素善素:平素、一向
C.领左卫司马领:兼任D.又屏居十余载屏居:隐居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
①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②起家桂阳王国侍朗、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陶季直“早慧”,他的祖父陶愍祖“异之”,是“异”其“智”;此后,陶季直面对祖父的金钱物质赏赐竟能首先考虑到辈分有序,陶愍祖“益奇之”,则是“奇”其“品”。
B.陶季直认为刘秉、袁粲二人都是儒生,他们推翻齐高帝的图谋必败,因此坚决不参与他们的谋反,而日后刘、袁二人伏罪处死的结局也充分验证了陶季直预见的正确性。
C.武帝去世,齐明帝即位,铲除异己,陶季直很不满意,齐明帝也嫉妒他,于是把他调出京城担任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二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平素行政廉洁,死后家徒四壁,子孙都没有安葬他的钱,众人无不伤心落泪。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5分)
(2)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各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修:修长
B.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信:确实
C.修短随化,终于尽期:至,到
D.虽世事异殊:特殊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会会稽山阴之兰亭海运则将徙南冥
B.每览昔人兴感由内无应门五尺
C.亦足畅叙幽情不物喜,不以已悲
D.列坐次吾还也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与会的人物,也写了兰亭优雅的环境和活动情况。
B.第三段写了喜欢“静”和喜欢“躁”的人,他们在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引发作者的感慨。
C.东晋许多名士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对他们 “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作者有深深的共鸣,表示认同,所以悲痛。
D.作为文集的“序”,作者在结尾不忘提及结集的目的,记载与会之人并收录他们赋的诗,目的是让后世读者有感于他们的情致。
小题4:翻译句子(10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6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