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 居士集卷二十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多:赞美。B.处达,临祸福穷:困窘。
C.累迁官至起居舍人,龙图阁。直:一直D.至南阳求医舁:抬着。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  )(3分)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C.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②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都未能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敢于秉公执法,因而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但是那里的百姓一直都思念他。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5分)
(2)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5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
(2)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予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
解析

小题1:直:掌管
小题1:A①不是直接表现师鲁的“博学”;C②是说师鲁减少边境开支的做法,不是“敢为”;D①是说师鲁爱民,百姓思念他, ②说他与宾客谈话,不涉及私情
小题1:“敢于秉公执法,因而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原文中没有
小题1:(1)“是是非非”,第一个“是”(动词,肯定),第一个“非”(动词,否定);“穷尽”(说透彻);“苟止”(随便停止)。一处1分,大意2分。(2)“讼”(控告), “贷”(借予),“徙”(调任)一处1分,句子通顺得2分。
参考译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臣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泾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叙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未能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除戒备,师鲁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开始的时候,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掉他们却未能做到。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予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有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最终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去世。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小题1: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姓势持官府怙:依仗、凭借
B.结党欲为内应阴:阴谋
C.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焚香南向拜舞南向:面对南方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的一组是( )
①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②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③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④皆泣不能仰视。
⑤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⑥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①③⑤B.②④⑥C.④⑤⑥D.①②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3分)
(2)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山浙江归安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谒庙毕,视狱,问狱吏曰:“彼系囚者得无巨盗乎?”对曰:“小窃尔。”曰:“小窃何足系?”悉召于庭而纵之,各予十金,使治生。曰:“吾与汝约,再犯无赦。”亡何获一贼,讯之,则前所纵也。山语役曰:“初法必行,当杖毙之。”亡何复毙一贼,邑人惊骇,相戒曰:“是真健吏,毋犯法。” 亡何又获贼,方喝杖,见其面有泪痕,山曰:“犯法者死,何哭为?”对曰:“小人自知必死,适与母诀,故悲尔。”侦之,果有一妪之抱席哭者,将裹尸去。山曰:“渠有孝心,尚可改。”再予十金,且严饬曰:“汝持贩他方,求衣食,毋居此,为老捕捉也。”其人叩头去。
山为政谨慎,听讼时,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千金,山不受。言曰:“正供而外,则属横征,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巡道德文视彰,故事供帐甚奢,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俄而檄下,命册丈田。山力争曰:“彰地初辟,半斥卤,与他邑异。前时清丈,曾留余地,以舒贫苦。今若再丈,将大病民,山不忍为也。”而文催愈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曰:“吾在此,断不使诸公贿上游也。”遽令夺镪橐归。文闻之,大怒,劾山私收采买。报罢,山被逮,邑人数万争揭竿逐委员,势汹汹。山挥手止,语且泣曰:“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我,非爱我也。”百姓曰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有不测愿同死甫登舟而担馈糗粮者投舱几满。
系省月余,福建将军谂其冤,请赦。召见,复原官,再迁滦州知州。将之任,途赴里门,见非故庐,不敢入。已而妻子出迎,曰:“嘻!此君前年罢官时,彰化士民送我家居此者也。”出券视之,购价万金。   (出自《台湾通史》,有删改)
注解:①庙:妈祖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法必行,当毙之杖:用木杖
B.故事供帐甚奢故事:旧例
C.今若再丈,将大民病:使…生病
D.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之衔: 不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文催愈急诸百姓苟以我故抗王章
B.讯之,则前所纵。将大病民,山不忍为
C.然,则我等护公往鞫,今再丈,将大病民
D.毋居此,老捕捉也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
小题3:下列句子体现朱山是一位为政谨慎的健吏的一组是(   )
①小窃何足系 ②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③初法必行,当杖毙之
④遽令夺镪橐归⑤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⑥吾与汝约,再犯无赦
A.①③⑥B.②③⑥C.②③④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山任彰化县知县时,用杖打死小偷,县里人惊惧,互相告诫:朱山是一位真正的强健有力的酷吏!
B.朱山治政谨慎,每天两次到庭审理,因此案件没有积压。审理案件时有人私下送钱给他,朱山不接受。
C.朱山在做滦州知州时很得民心,因巡道德文陷害而遭到逮捕时,当地百姓纷纷誓死相护。
D.朱山不同意朝廷下达的造册丈量田地的文告,是因为曾经留有多余的土地如果再造册丈量,百姓就要多缴赋税 ,这将大大伤害百姓。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百 姓 曰 若 然 则 我 等 护 公 往 鞫 有 不 测 愿 同 死 甫 登 舟 而 担 馈 糗 粮 者 投 舱 几 满。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侦之,果有一妪之抱席哭者,将裹尸去。山曰:“渠有孝心,尚可改。”(3分)
②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我,非爱我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盖勋字元固,后汉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亨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陈。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
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脏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
及帝崩,董卓废少帝,***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时,河南尹朱俊为卓陈军事。卓斥俊曰:“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勋曰:“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曰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后汉书.盖勋传》有删节)
注①句(gōu)就:羌别种也。②赛硕:人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 厚:厚道
B.来***我 促:赶快
C.勋得其脏千余万 案:报案
D.而欲人之日乎 杜:杜绝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欲***正和以免负      B.甚亲信
好游者不能穷也信而疑,忠而被谤
C.太子赛硕属望子进为孝廉 D.污我刀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不出,火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盖勋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3分)
①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②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我
③具以事闻,并连党父               ④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⑤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           ⑥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
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⑥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盖勋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畏惧权贵,想借机会***害苏正和,便询问盖勋。盖勋没有乘人之危,使苏正和得以免罪。
B.盖勋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率兵救助,却被羌人精锐部队夹击,身受三处刀伤,仍然坚持不动。叛将深受感动,将自己的战马送给他,但遭到拒绝。
C.盖勋刚直不阿,将长安令杨党贪赃枉法的事实全部上报,皇上下诏要将案件追查到底。后来,盖勋还断然拒绝了他人想让尚书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D.盖勋只对董卓行一般礼节,而当时公卿以下的百官都不敢这样做。因此,盖勋虽然聪明,刚直不屈,但被董卓厌恶,在朝廷不能得志。
小题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
卓曰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3分)
②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尹谷字耕叟,潭州长沙人。性刚直庄厉,初处郡学,士友皆严惮之。
宋以词赋取士,季年,惟闽、浙赋擅四方,谷与同郡邢天荣、董景舒、欧阳逢泰诸人为赋,体裁务为典雅,每一篇出,士争学之,由是湘赋与闽、浙颉颃①。中年登进士第。调常德推官,知崇阳县,所至廉正有声。 
丁内艰,居家教授,不改儒素。日未出,授诸生经及朱氏《四书》,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诸生隆暑必盛服,端居终日,夜灭烛始免巾帻,早作必冠而后出帷。行市中,市人见其举动有礼,相谓曰:“是必尹先生门人也。”诘之果然。 
晚入李庭芝制幕,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潭城受兵,帅臣李芾礼以为参谋,共画备御策。时城中壮士皆入卫临安,所余军仅四百五十人,老弱太半。芾纠率民丁,奖励以义,人殊死战,三月城不下。大军断绝险要,援兵不至,谷知城危,与妻子诀曰:“ 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召弟岳秀使出,以存尹氏祀,岳秀泣而许之死。乃积薪扃户②,朝服望阙拜已,先取历官告身焚之,即纵火自焚。邻家救之,火炽不可前,但于烈焰中遥见谷正冠端笏危坐,阖门无少长皆死焉。芾闻之,命酒酹谷曰:“尹务实,男子也,先我就义矣。”务实,谷号也。
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颉颃:不相上下,相抗衡。②扃户:闭户。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士友皆严之惮:恐吓
B.年,惟闽、浙赋擅四方季:朝代之末
C.中年登进士第:科第
D.内艰,居家教授丁:遭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宋词赋取士秦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岳秀泣许之死涂有饿莩不知发
C.城破,多感激死义吾二臣皆不欲也
D.阖门无少长皆死积土成山,风雨兴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明尹谷“性刚直庄厉”的一组是(3分) (   )
①体裁务为典雅 ②居家教授,不改儒素 ③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 ④早作必冠而后出帷 ⑤谷知城危,与妻子诀 ⑥先取历官告身焚之,即纵火自焚
A.①②⑤B.②③⑥C.④⑤⑥D.①③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尹谷性格刚直严厉,士友都很敬畏他;他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在作赋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士人争相向他学习。
B.尹谷在家里教授学生,仍保持儒者的品德操行,严格要求学生,如果学生不谨慎修习,即使才思敏捷他也不教授他们。
C.潭州城被敌兵包围的时候,尹谷毅然与妻子诀别,为保存尹氏的祭祀之人,他叫弟弟尹岳秀逃出,自己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最终死于火海之中。
D.尹谷死后,潭州看重读书学习的“三学生”几百人去吊唁他,潭州城被攻破以后,很多人都被他感动,为大义而死。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岳麓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岳麓精舍生潭人号为三学生兵兴时三学生聚居州学犹不废业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生隆暑必盛服,端居终日。(3分)
②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平,青州临朐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鞫之,无状。秦王益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曰:“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山名)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于近侍之常态欤!
小题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秦王白太宗之鞫:审问
B.秦王不喜益:渐渐
C.时遇异书微:年幼
D.平子从式适其役董:督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河流湍悍所谓华山洞者,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系舟其中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解衣易之惑之不解,师焉,或否焉
D.设馔劳之后世必子孙忧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太宗重视张平和体现张平治理业绩的一组是(  )(3分)
A.太宗尹京兆,置其邸悉更新制,建都务
B.畀以兵食之重寄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C.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时人称其宽厚
D.各振举其职焉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平曾在秦王手下供职,最初应该是颇受信任的。后来有人指控他暗中贪污,可是查无实据,但张平还是被秦王遣离了。
B.张平在采办秦、陇林木时改革了旧制,在造船场想办法减轻百姓的劳役,用和平方式解决盗贼问题,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C.张平为人宽厚,曾经有郡吏侮辱他,后来这些郡吏犯了罪被发配去做苦力,张平知道后以德报怨,并嘱咐儿子善待他们,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议论中,扬张抑陈,是就其人品而言的,但从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评论者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小题5:用双竖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
小题6:把文言文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3分)
②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