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②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②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②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③在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前却不止。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④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不纳。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雄、班固之设疑以自通一类人
B.往而酒以酣焉等到
C.螳螂为之前不止后退
D.邕陈辞感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邕莞然笑曰危不持,颠而不扶
B.其邻人有酒食召邕者王好战,请战喻
C.因请而裁琴昔者先王以东盟主
D.邕闻火烈声景公乃下席而谢
小题3: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含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
B.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C.邕素为邦乡所宗
D.邕具以告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邕少年时博学多才,因擅长弹琴,由陈留太守举荐而被征召,但进京途中,走到偃师就假托有病回家了。
B.蔡邕在吴地的时候,能从灶中桐木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听出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良材,成就一段“焦尾琴”的佳话。
C.太尉认为蔡邕一向以忠孝著名于世,并对汉朝的史事十分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
D.蔡邕因偶然说到董卓时叹气而获罪,朝中很多人也为之求情,认为***蔡邕会带来严重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没有马上同意。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3分)
②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小题1:①于是仔细研究各家学说,肯定他们正确的说法,纠正他们错误的说法。
②所犯罪行也无确切事实,***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吧?”
解析

小题1:谢:谢罪
小题1:B.均为介词,用; A. 连词,修饰/连词,表转折;C.动词,制成/动词,担任。D.结构助词,的/代词,他
小题1:A.宾语前置句“唯……是”,B. 判断句,C.被动句“为……所”,D.省略句“邕具以告之”
小题1:陈留太守没有举荐,而是专权肆行的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本题考查对相关文意进行综合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小题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4分,错2处扣1分,扣完4分止。“搢绅//诸儒”“兖州//陈留”两处为可断可不断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1)“韪”1分,“是”1分,大意1分(2)“坐”1分,“无乃……乎”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地人。少年时博学多才,喜欢写文章、研究算术和天文,精于音乐演奏。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专权肆行,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师,托词生病回到家乡了。他在家闲居,沉迷于古代文化,不和世人交往。他有感于东方朔的《客难》以及杨雄、班固等人借反问抒发志意的做法,于是仔细研究各家学说,肯定他们正确的说法,纠正他们错误的说法,写了《释诲》来自戒自励。
蔡邕在吴地时。吴地有人烧桐木做饭,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向主人要来并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但琴的尾部还保留着烧焦的痕迹,所以当时的人把这把琴就叫做“焦尾琴”。当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大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心,是什么原因呢?”就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敬重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情况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茫然。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爬向一只正在鸣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我内心很紧张,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生***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蔡邕笑着说:“这就完全符合了。”
董卓器重蔡邕的才学,对他很优待。等到董卓被***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做客,蔡邕无意中谈起此事,深为叹息,并在表情上流露出来。王允怒斥他。立即逮捕蔡邕并把他交给廷尉去治罪。蔡邕上书谢罪,请求只刺面砍脚,以便继续修成汉史。在朝官员们很多人同情营救他,但都未奏效。太尉骑着快马去见王允,对他说:“蔡邕是当代少有的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很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况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所犯罪行又无确切事实,***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吧?”王允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太尉退出来对人说:“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难道能够长久?”
王允后悔,想要阻止却来不及了,蔡邕于是死在狱中。终年六十一岁。官员学者没有不为此而流泪的。北海人郑玄得到这一消息感叹说:“关于汉代的史事,还有谁能匡正呢!”兖州、陈留等地都画他的像来称颂他。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剌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枢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列传第五十九虞荔传》有删改)
注:①板刺,即名片。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钦重     雅:向来
B.当时之  荣:认为……是荣耀
C.淡然无    营:谋求
D.命帝之于馆勒:收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时太守衡阳王亦造②于其身也,则耻师
B.①王荔有高尚之志②然秦区区之地
C.①荔制碑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D.①居止俭素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 )(3分)
①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 ②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
③荔乃制碑,奏上                 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   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荔为人至孝,母亲死后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
B.虞荔长大后,博览典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入仕后深得梁武帝和文帝的器重。
C.何胤非常钦佩虞荔,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但虞荔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
②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
女侠
王士祯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丘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馀,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或剑侠也。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不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绡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厅廨三间,东向,床榻备设。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不妨。”久之,持朱封鐍山门而入,役相戒夜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伺之。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以待,而廨门已启。视之,即红绡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于地,众皆仆,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代往求之。”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妪挟蒲团敷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此弄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市人集观者数百人。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而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却否?”众聚观,果红绡头人也。众罗拜谢去。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鐍闭,空无人矣。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常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池北偶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锦鞋弓鞋,结束为急装结束:装束,打扮
B.顷刻东,疾若飞隼逝:去
C.殿侧有小门焉扃:关闭
D.年十八九,女子也好:善良的
小题2:以下六句话,全部能够表现剑侠“尼”武艺高强的一组是           (       )
① 腰剑,骑黑卫,极神骏           ② 非为夜失官银事耶
③ 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④ 吾当为一决
⑤ 殊无所苦                       ⑥ 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A ③⑤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新城县令崔懋在前往济南府的路上遇见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妇人,她挽高髻,带毡笠,穿锦衣,佩宝剑,神采四射,形象不凡。
B 莱阳县役解送官银去济南府,接受旅店主人的建议入住尼姑庵。但在尼姑庵投宿时被贼人发觉,当晚被贼人迷倒丢失了官银。
C 作者写剑侠,主要通过他人的耳闻目睹来展开,充分体现了剑侠来去无踪、武艺高强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传奇色彩。
D 文章首尾两段前后呼应,通过对剑侠的衣着等外貌描写,以及他人的转述,为读者塑造了行踪不定、神采飘逸的剑侠形象。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 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或剑侠也。
⑵ 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
小题5:用(/)线给下面的文言文语段断句。(3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 不 得 已 而 去 于 斯 三 者 何先 曰 去 兵 子 贡 曰 必 不 得 已 而 去 于 斯 二 者 何 先 曰 去 食 自 古 皆 有 死 民 无 信 不 立。
(《论语·颜渊》)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完成5—8题,每题3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闻汉我头千金购买
B.既至匈奴,置遗单于货币
C.扶辇下,触柱折辕扫除
D.因丞相以请禀告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虽蒙斧钺汤镬,甘乐之   诚意
B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单于  谦让
C.又主客郎中,分司东都   任命
D.先府君累至吏部尚书  赠送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请毕今日之欢,效死前今足下还归,扬名匈奴
B.日削月割,趋于亡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皆陛下所成就愚前已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
D.不夭不贱,天祺兮此陵宿昔所不忘也
小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单于于节
A.空以身草野
B.惠等哭,归营
C.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D.士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白沙逸事
屈大均(清)
①白沙先生尝戴玉台巾,扶青玉杖,插花帽檐,往来山水之间,风流潇洒,油然自得。身在万物之中,而心出万物之外,斯乃造化之徒。可以神遇而不可以形迹窥者,所谓古之狂者非耶。王青萝云:“白沙之学,从孔颜之乐而得。”然乐有虚实,颜子之乐实,曾点之乐虚,白沙其得颜子之实者耶。
②白沙初应聘至广,车由城南至藩台,观者数千万人,图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市井妇孺皆称为陈道统,其感人若是。其人身长八尺,面方而玉润,左脸有七黑子,如北斗状。耳长贴垂,两目炯然如星,望而知为非常人。洪觉山云:“先生生相甚异,颡中双颅隆然若辅弼,两耳旁各有黑子,左七类北斗,右六类南斗。噫,天之生有道君子,固皆有以异于人乎哉。”
③邓制府之于白沙,尝令本县月给白米一石,岁致僮仆二名。白沙辞之曰:“执事所称逋、野,诚隐逸士。如今日之赐,使逋、野受之,宜也。其不受,未见其让之过也。献章何敢自列于古之名流哉?献章无寸善可以及人,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未敢受赐于当道焉。自列于古之名流,其怠于自修亦甚矣。”李副使又欲为买园池,亦辞之,其介如此。
④嘉鱼李世卿,三从白沙,其始也居七月,继也一岁,又继则居二岁矣。某日,师弟子相与登高望远,追逐云月,赋诗饮酒以为欢。至于何物而为道,何物而为学,白沙不言。曰:“吾以待世卿之自得也。”世卿曰吾亦待吾自得之也白沙曰吾与世卿朝夕无所不言所未言者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非见闻之所及者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非敢有爱于言也此白沙深于爱世卿者也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注】①白沙:陈献章,广东新会人,明代思想家。②孔颜:孔子与弟子颜渊的并称。③逋、野:林逋、魏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图:描画
B.左七北斗类:类别
C.岁僮仆二名致:给予
D.执事所逋、野称:赞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可以神遇而不可形迹窥者赋诗饮酒为欢
B.其怠自修亦甚矣固皆有以异人乎哉
C.面方玉润望知为非常人
D.天生有道君子吾以待世卿自得也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白沙先生风流潇洒、自然随性,只能通过精神感知的方法认识他。
B.白沙先生面相奇特,洪觉山因此发出有道君子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的感慨。
C.邓制府、李副使给了白沙先生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先生诚恳地表示了谢意。
D.李世卿三次从学白沙先生,白沙先生在教授他时,很注重让世卿自我领悟。
小题4: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3分)
A.白沙先生尝戴玉台巾,扶青玉杖,插花帽檐,往来山水之间。
B.身在万物之中,而心出万物之外,斯乃造化之徒。
C.执事所称逋、野,诚隐逸士
D.如今日之赐,使逋、野受之,宜也。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世卿曰吾亦待吾自得之也白沙曰吾与世卿朝夕无所不言所未言者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非见闻之所及者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非敢有爱于言也此白沙深于爱世卿者也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市井妇孺皆称为陈道统,其感人若是。(3分)
②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未敢受赐于当道焉。(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课本文言文基础知识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小题1: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比去,以手阖门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D.距关,毋内诸侯 /来吾道夫先路也
小题2:选出以下选项中划线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秦孝公据崤函之至于颠覆,理宜然
B.则胜负之,存亡之理景公召而之曰
C.因利便,宰割天下彼垝垣,以望复关
D.非能水也,而江河可以横峨眉颠
小题3:选出以下选项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
A.填然鼓,兵刃既接夫子欲,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B.犹且从师而问则将用彼相矣?
C.冰,水之,而寒于水身死国灭,天下笑
D.作《师说》贻之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小题4: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客有吹洞箫者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⑥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⑦甚矣,汝之不恵          ⑧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
⑨而彼且奚适也            ⑩是社稷之臣也
A.①③⑥/②⑨/④/⑤⑧/⑦/⑩B.①⑩/②⑨/③④/⑤⑧/⑥⑦
C.①③/②⑨/④/⑤⑧/⑥⑦/⑩D.①③⑩/②⑨/④/⑤⑧/⑥⑦
小题5:对下列划线固定结构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译为“为什么……呢”)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C.无乃尔是过?(译为“难道……吗”)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为“用来……的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